《钢城花园》无言的空城 偌大的中国,每天都在发生着各式各样的新闻,每天也都在发生着改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所居住的环境也在与时俱进,平地越来越多的生长起座座高楼。但人们始终关心的问题不是楼有多高,大厦里住着哪位富豪,而是关心着房价,关心着自己房屋的质量。之所以一直被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住房问题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直都是一个问题。 影片《钢城花园》一开篇,就以一场住房矛盾开始,直接入题,将观众视角引入其中。又以房屋鉴定专家陈远达的入场,用玩笑式的方式结束这场矛盾。从陈远达处理此事遇事不惊的态度上,能够让人看出,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显然已对此事见怪不怪。而对于对待这样的“刁民”,已然积攒了成型的经验,很轻松的就可以解决。 影片用这样的一段开头,奠定了影片的情感基调,塑造了陈远达的人物性格,为影片后续的发展做了有力的铺垫。 从陈远达的态度和麻木的表情中,能够看出陈远达虽然年轻,但已然十分老练,在这个几乎天天发生房屋问题的社会中,所谓的“房屋鉴定专家”不但变得“识趣”,更聪明的学会了从中得利。 “侥幸心理”似乎存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盖房的人,住房的人,测房的人。人们总是坚信再老的房屋也不会那么轻易就倒塌,而花钱找人测房,也只是在买一个心理安慰罢了。 但现实总是会打破这种“侥幸”,悲剧也总是在“侥幸”被击碎后发生。 在影片中,陈远达被符号化,他代表的不仅仅唯利是图的群体,他还代表着这种疏于监管的体制。在利益为大的现实社会风气里,人情的温度被金钱降温,变成了冰冷的钢筋水泥。 民众之所以一次次因为房屋质量的问题“闹事”,是因为他们早已不再相信所谓的专家,也不再相信所谓的报告。用民众的经验来看,这些都是骗人的,但在白纸黑字的文件里,文件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或是一份证明,它们还代表着一种“规定”,而这规定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那些“闹事”的群众,如果他们反的是这种“规定”,那么自然会触犯法律。这就形成了莫大的讽刺,法律不应该是保护民众的吗,怎么成了危害民众的帮凶?究其根本原因来看,法律初衷本身没有问题,只不过它在某些地方还不够健全,因为不健全,就会被人钻漏洞。 在影片的风格上,看似与陈凯歌的《百花深处》极为相似,其实不然。两者虽同样采用一个疯癫的角色做“自我欺骗”的演绎。但所表达的主题各不一样。《钢城花园》是透过这钢筋水泥建筑起的豆腐渣工程,来揭露社会中的虚空,来批判如钢筋冰冷的人心,来唤醒人性的良知,为“侥幸”的人们敲醒警钟。 在影片最后,疯子郑先生将陈远达带到了自己的家,早已被谎言摧毁的家。导演故意以郑先生的视角,还原了其家的本貌。在郑先生的视角里,看到的是家的温暖,是对家的爱。而在陈远达的眼中,看到的是现实的破败和郑先生的疯癫,这些变成了陈远达眼中的恐惧。 陈远达的一句:这不是我干的,这真的不关我的事啊。道出了悲剧发生的原因。悲剧发生前,相关人士敷衍了事,悲剧发生后,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的时候,“这不是我干的,这真的不关我的事啊”这句话却成为了大家推卸责任,保护自身利益的有力借口。 在大雨中,倾盆冰冷的雨水浇醒了疯癫的郑先生,郑先生那仰天无助的质问,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代表的是整个被欺骗,被压榨,被伤害的群体。这些群体会不断滋生,而这些新的滋生是因为有太多的无助得不到帮助。 影片最后,郑先生也没能走出伤痛的记忆,依然疯癫的苦苦寻觅。在这片倒塌的房屋背后,不远处一直传来新工程施工的响声。这是影片留下的疑问,也是民众留下的疑问,大家似乎都想问新的工程可不可信?新建筑起的到底是良知还是依旧如初的黑心欺骗? 影片最后,陈远达再次拿着测楼仪来测试,测试这些以前他敷衍了事的楼群。从陈远达的认真态度上可以看出,郑先生的事不仅仅让他感到恐惧,更让他感受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而这种责任的体现,则是一个人内心的良知。 这也是影片对社会的期盼,期盼着人们的内心不再如钢筋水泥般冰冷,期盼着我们所居住的城市不再变成无言的空城
任默含 评论于 02-17 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