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启影视制作团队:冬启影视制作团队隶属于河北传媒学院,是由2010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李胤泽建立。
导演:李胤泽
主演:王树俊 聂育成 陈涵
李胤泽导演创作手记:一台战争机器的诞生
能在22岁的时候创作一部战争题材短片是我的荣幸,同样能在22岁这年参加九分钟电影锦标赛也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篇章。 战争题材的特殊性,使得它成为我一直想尝试的题材,冯小刚导演说过,每个男人心中都想拍一部战争片。虽然我没有经历战争时代,但在历史的文字和资料中看到了很多关于战争的影子。战争是邪恶的,残酷的,是政治家的野心作怪而引发的人类的灾难。战争能毁灭城市,毁灭村庄,更可怕的是毁灭人的意识和人性。有些战争是主动的,侵略者们用工业化的产物践踏本应属于他人的领地与财产,来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有些战争是被动的,当战火烧到家乡,人们被迫拿起武器来驱赶侵略者,守卫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希特勒说过,战争是一种信仰。可这种信仰往往只存在于政治家的谈判桌上,受伤害的却是无辜的人民和那些被所谓信仰绑架的士兵。《目击者》由《诺多尔江边》改编,在剧本创作阶段我与原作者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同类的互相残杀是战争中最邪恶的东西,对战争的迷信和被政治的摆布正是促使这一邪恶产生的根源。我与原作者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所以《目击者》的改编也是描写了一台战争机器的诞生。希望通过此主旨告诫已经进入和平岁月的人们,战争是多么的邪恶,能使一个还不懂战争的十几岁的孩子瞬间变成一台战争机器,希望以后的人们崇尚和平,反对战争。而《目击者》——那只目睹了一切的松鼠,也是我想从第三视角给予观众更多的反省与深思,而我所创造的这个第三视角也代表了那些无辜的人民,希望因战争而失去生命的人民能够安息。
这部只有九分钟的战争题材短片的创作之路并不顺利,前期磨合与改编就经历了数个日夜。因原著故事背景为南北朝鲜战争期间,而拍摄的局限性使我不得不将这一设定改编。因为本人没有政治信仰,也不想将此故事暗喻成某次战争,所以并没有将这场战争扣在一些大时代背景上。在剧本的改编上,我更多的想尊重原著,所以在对剧本的改编上也更加的小心谨慎。在选景期间遇到了更大的困难,因为场景的单一与固定,在上海嘉定的选景并不顺利。但幸运的是最终找到了与心目中相差不多的场景。
进入短暂的四天拍摄期后,也遇到了真正的困难。天公不作美,夏日的上海连续四天的阴雨也使这部短片的创作几乎是在泥地里摸爬滚打。在拍摄中我一直在说很艰苦,很艰苦。的确,外景的控制远远比内景控制难度大的多,而时间与地点的束缚很难让我有更大的发挥。庆幸的是在整个团队的努力与陪伴下,让这部影片得以在瓢泼大雨中完成,虽然有很多的遗憾,但我认为电影遗憾才有美,每个导演创作一部影片的时候都会有遗憾,也正是这些遗憾激励像我们这样的青年导演更加努力的向前,坚定我们追求梦想的决心。
后期制作阶段,我更多的注重剪辑与音效。为了保证影片的最终质量,在剪辑方面的调整也是比较大的。粗剪的最终结果我还是相对满意的,毕竟有些镜头的局限性导致了剪辑上选择性的单一,音效的特殊性是所有影片创作中最特殊的。拍摄地紧邻一条公路,而这个戏的年代设立又在过去。连续四天的大雨让录音师与我感觉很头疼,所以更多的是依赖后期音频的拟音与制作。音乐方面很早我就与跟我合作了很久的作曲沟通过,我不希望在九分钟的正片里有任何音乐,我想用画面与音效来带给观众更多的震撼,所以片尾曲尤为重要。片尾曲根据《止战之殇》改编,更多的想告诫人们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不易。
这次上海之行让我收获满满,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创作之路。电影要源于生活,作为中国人,做出的影片要具备文化内涵。这也是我们这代电影人丢失最多的东西。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我更多的想把战争的真实展现给观众,虽然影片有很多的瑕疵,但这也是我们成长路上必经的一步。在此,我由衷的希望我们青年电影人能走的更远,视野更广,更多的去思考社会与历史中的问题。也由衷的感谢九分钟电影组委会给我们这次拍摄的机会,同时祝愿九分钟电影锦标赛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