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父亲 剧情简介: 这是一个真实记录,父亲是一个只念了小学,不善言辞、不知道该如何关心、表达自己内心爱的人。给人感觉总是带着一副严厉、思想有点封建顽固甚至有点吝啬的面具。本片主要从三个情景讲述了父亲。第一:家庭经济极度困难,为了给女儿付开刀的手续费去找哥哥借钱,不料不但钱没借到却遭嫂子瞧不起。夫妻俩在医院照顾小玲,因为钱都花在了小玲一个人身上,他们不想在浪费一分钱。都快下午两点多了,夫妻俩还没吃饭。外公送来午饭和钱,父亲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死撑有钱。第二:母亲为了满足女儿看电视的愿望,希望买一台电视。结果父亲不准和母亲大吵一架。第三:女儿小玲上大学选择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需要高额学费,为了给女儿凑钱自己省吃俭用,三个馒头当午饭……但是这些父亲都没在女儿面前提过,在女儿面前总是一副天塌下来有他在的样子…… 人物介绍: 父亲:小学文化程度,不善言辞、不懂得表达自己的爱。却给人感觉总是一副严厉、吝啬、思想有点封建顽固的面具。一心希望女儿成才,又十分爱子女的父亲。 母亲:性格比较软弱总是让着父亲,十分疼爱子女的慈母。 小玲:不大懂父亲的爱,认为父亲太啰嗦了、性格任性的女儿。 1、时间:下午6点多钟 地点:大伯家 人物:大伯、大婶、父亲 父亲抱着头佝偻地坐在大伯家门口。(较殷实的瓦房) (画外音)大婶无情地说:“我有钱,但是我不借给你,我怕我到时候要用你还不起” 大伯是个怕老婆的耙耳朵,坐在父亲斜对面一言不发。父亲什么也没说欲走,刚跨出大门半步。大伯把父亲叫住。 大伯:“你吃饭没有?吃了饭再走嘛……” 父亲:“不了……” 说完父亲一脸忧伤走了。 2、时间:晚上 地点:医院病房 人物:父亲、母亲、小玲 母亲守在小玲身边睡着了,父亲推门进来看看躺在病床上的小玲。一脸惆怅,母亲也醒了。 母亲对父亲说:“回来了,大哥怎么说,借到钱没……” 父亲一脸惆怅,低头半天不语,母亲看父亲表情也知道了结果也没再多问。 父亲:“就差500块了,嫂嫂说他们有,但是不借……怕我们还不起……” 母亲:“那再想其他办法吧……” 3、时间:第二天下午2点多 地点:医院病房 人物:父亲、母亲、外公 外公用自编的背篓背着两碗饭走进来。父母一脸疲倦守在病床前,也没大注意到外公走了进来。外公边走边说,把饭从背篓里端了出来。父母也注意到了外公的到来。 母亲:“爸,你来了……” 外公:“你们还没吃饭吧……来……快过来八饭吃了。” 母亲欲言,父亲立刻抢话。 父亲:“我……我们早吃了……” 母亲疑惑的眼光望着父亲,父亲立刻给母亲眼神暗示。希望母亲和他一起撒谎。外公了解家里的状况,装着没听到,继续把饭端出来,递到父母手上。 外公:“还没凉……快趁热吃,这是你妈亲手做的……” 父母也不再好拒绝,两人饿慌了端起就狼吞虎咽。外公看到他们样子摇头笑了。外公从裤兜里掏出用手帕裹得严严实实的500元钱。 外公;“这是你妈卖蛋积攒下来的500元钱,现在小玲开刀急需用钱,你们先拿着用……” 现在正急需用钱,母亲准备接过外公手里的钱,跨出半步,父亲立刻阻止。 父亲推辞道:“不了爸,你别瞎操心了,我们有钱……” 父亲极力推开,父亲、母亲、外公三人一阵拉扯。最后在外公的极力坚持下母亲收下了钱。 手术很成功,十年后小玲12岁。 4、时间:中午12点多钟 地点:工地 人物:父亲、一群工人 12点钟了工地下班,工人们正忙着赶去吃午饭。 工人甲:“ 走,我们去‘下馆子’”(地方俗语:到小饭店吃饭的意思) 工人乙拍拍父亲肩膀说:“走走……快点儿……太热了我们一起去……” 父亲:“不了,你们去……” 工人们结队走了。 5、时间:中午 地点:馒头店 人物:父亲、店老板 父亲独自一人来到馒头店。 父亲:“老板,来三个馒头……” 老板迅速给父亲装馒头。说:“好勒,三块钱 ” 父亲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3块钱。由于天气太热父亲在工地附近找了一个比较凉快的地方坐下来吃馒头。 6、时间:中午 地点:小饭店 人物:一群工人 一群工人在饭店里叫了一桌较为丰盛的菜,吹着电风扇翘着二郎腿开着啤酒……一群人有说有笑地吃着。 7、时间:中午 地点:工地阴暗角落 人物:父亲 父亲拿着馒头狼吞虎咽地吃着,干了一上午的活父亲肯定是饿慌了。由于吃得太急不小心噎着了,父亲立刻跑到工地的一水龙头下,拧开水龙头就咕噜咕噜喝了个痛快。就这样,父亲一口馒头一口水的混合着吃。 8、时间:午饭之后 地点:工地阴凉的角落 人物:一群工人 午饭过后,一群工人趁着午休时间围在一阴凉角落斗起了地主。他们随便找了个东西垫在地上便随地而坐。旁边还放着一口袋的花生,每人旁边还放着一瓶山城啤酒。 9、时间:午饭之后 地点:工地阴凉角落 人物:父亲 吃完了馒头之后父亲就在这个阴凉安静的角落倚靠着墙角眯着眼小憩一会儿。养足精神下午还要干活。 10、时间:下午 地点:家里 人物:母亲、小玲 小玲跑到母亲房间。 小玲:“妈我们买台电视吧,家里的电视根本不能看了。今天语文课上老师叫我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歌手、演员和最近社会发生的时事……同学们都争着说,而我一个都不知道。我都落伍啦,out啦” 母亲觉得小玲说的也不无道理,现在是科技信息时代,关心事实也是必要的。于是,母亲便答应了小玲的请求。 母亲:“好吧,等你爸爸回来我跟她说说” 小玲听了十分高兴。 11、时间:晚上 地点:家里 人物:父亲 父亲从外面下班回来。母亲和小玲在厨房里做饭。 12、时间:晚上 地点:厨房 人物:小玲、母亲 小玲和母亲在简陋的厨房做饭。小玲坐在灶前给母亲烧火,母亲在切菜。听到父亲回来的声音,母亲便放下菜刀出去叫父亲吃饭。 13、时间:晚上 地点:家里里屋 人物:父亲、母亲 母亲走到父亲跟前。 母亲:“小玲想看电视,我们要不就给她买一台吧!” 父亲:“家里不是有一个吗,买那么多干什么,浪费钱……” 母亲:“家里那个不是坏了吗,也搜不了几个台……” 父亲生气了:“台多了一天只知道看电视,也不晓得读书,这么多年没看也还不是过来了,不看电视也没见少只耳朵,少只眼睛。认真读书才是真的……不买……” 母亲:“看电视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你以为现在还像你以前那个年代哦整天抱着本书死读……” 父亲顿时火冒三丈,夫妻俩也你一句我一句喋喋不休。 14、时间:晚上 地点:厨房 人物:小玲 小玲在厨房听到父母越吵越凶不禁哭了起来。 15、时间: 地点:家里里屋 人物:父亲、母亲 这是小玲记忆中父母吵得最凶的一次。慌乱中父亲说了一句。 父亲:“离婚……” 母亲:“离就离,没有你我就不相信我怕过不下去,我什么都不要小孩儿归你……” 16、时间:晚上 地点:厨房 人物:小玲 小玲听到父母闹成离婚地步,什么也没想。拿了把菜刀就向父母哭着冲去。 17、时间:晚上 地点:家里里屋 人物:小玲、父亲、母亲 小玲拿着菜刀哭着跑到父母跟前。 小玲边哭边说:“好啊,你们离婚可以,你们倒轻松自在了。留下我和弟弟成了没父母的孤儿……钱钱钱钱……又是为了钱……事情都是因我而起,如果你们要离婚就先把我杀了,我不想成为没父母的孤儿,这样你们也好过我倒也轻松。” 说完小玲把菜刀递向父母。父亲着急了立刻从小玲手里夺过菜刀,母亲也哭着跑出去了。这场离婚风波也算告了一段落。 18、时间:年末腊月29早上 地点:工地 人物:父亲 父亲坐在工地临时给工人搭建的地铺上接着电话。 (画外音)小玲:“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明天我们过年了……” 父亲:“快了,等拿到了工钱很快就回来……” 父亲挂了电话长叹了一口气,摇摇头陷入了沉思,脑子里浮现出小玲刚拿到大学通知书那天。 (回忆) 19、时间:2012年8月11日上午 地点:家里 人物:母亲、小玲、父亲 小玲拿到通知书欢呼雀跃。 小玲:“啊……我考上了,爸我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了……” 父母也替小玲高兴。突然,小玲脸色变得沉重起来。 小玲:“可是光是学费就要一万……” 父亲:“只要你喜欢读,认真读书。钱的事你不用担心……” 20、时间:年末腊月29晚饭时间 地点:工地工头住处 人物:工头一家人、父亲 大冷的冬天,工头一家人正围在一起吃火锅。门是半掩半开的,父亲穿着一件破棉袄冷得直得瑟。父亲来到工头家门前,伸头看了看屋里工头一家人,桌上的热气直冒充满了整个屋子。工头看见了父亲便出来招呼。 温工头从桌旁走过去拉父亲。 温工头 :“老陈啊,来得不如来得巧……来来来……坐下来一块儿吃火锅……” 父亲推辞:“不不不……不用了,我是来拿工钱的” 温工头一亲戚:“什么钱啊?大过年的谈钱多不亲热,多伤感情啊!今儿咱不谈钱,来来来……坐坐坐……坐下来一块儿吃” 温工头使劲儿拉着父亲。 父亲:“温老板说什么今天你得把钱给我,我女儿等着钱缴学费呢” 温工头再三找理由。 温工头:“不是我不给你,你看我现在手上也没钱,上哪儿弄钱给你……” 父亲:“你这么大工地随便上哪儿预支点儿呗,我是真的等着急用……” 温工头又想花招。 温工头:“你看我这这么多客人抽不开身,上哪儿给你弄钱去。要不你明天再来,明天我一定给你。” 父亲:“我就在门外等你,等你有空。” 说完父亲转身朝门外走去,温工头有点不耐烦。 温工头:“随便,恕我不奉陪……” 说完撒手转身回到桌上吃饭,边走边念叨。 温工头:“这年头什么人都能遇到,没见过这么倔的牛脾气……” 温工头坐下继续吃饭,招呼客人…… 温工头:“来来来来……别客气……满上……继续喝……” 21、时间:腊月29日晚 地点:温工头住处门外 人物:父亲 父亲蜷缩在温工头家门外墙角。 22、时间:腊月29日晚 地点:温工头家里 人物:温工头一家人 温工头一家人正吃得热闹,似乎忘记了门外的父亲。 23、时间:腊月29日晚 地点:温工头家门外 人物:父亲、温工头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父亲仍在外面坐着。突然电话响了,父亲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来电显示的是:“女儿”。温工头也酒足饭饱地走了出来,看见门外的父亲一副惊讶的表情。父亲立刻起身叫住温工头已顾不得接电话。 温工头:“你怎么还没走?不是叫你明天再来吗?” 父亲:“温老板我是真的急需钱,什么账都可以缓一缓小娃儿的学费是不能拖欠的……” 温工头被逼无奈只好带父亲去领钱。 温工头:“哎呀!好了好了……你跟我进来……” 24、时间:腊月29日晚 地点:工地 人物:父亲 父亲拿到钱回了工地宿舍立刻给家里人打电话。 父亲高兴地说:“我拿到工钱了,明天一早就回来……” 25、时间:大年30中午 地点:家里 人物:父亲 母亲和小玲在家里张罗了一桌子丰盛的菜,大家一起等父亲回来。母亲不时望望回家的路上。父亲回来了大家开始高兴地吃饭。 父亲从包里掏出一叠钱递给小玲。 父亲自豪地说:“认真读书别胡思乱想,钱不是你考虑的问题,在大学里别去耍朋友,争取早日入党……” 每次小玲和父亲对话父亲总少不了这几句,小玲也听得不耐烦了。只是勉强地应和父亲一声:“嗯,我知道了……” 26、时间:早上 地点:车站 人物:父亲、母亲、小玲 父母送小玲上学,母亲从包里掏出一张建行卡递给小玲。 母亲:“学费、生活费已经打到卡上了,在学校好好照顾自己,压力别太大了……” 小玲接过卡点头:“嗯……” 站在旁边的父亲开始说话:“认真读书照顾好自己别去耍朋友,争取早日入党……” 小玲有点生气:“哎呀!你烦不烦呀,一天到晚就说别耍朋友、入党……你不烦我都烦了……就算我想耍朋友也得有人愿意跟我耍呀……” 母亲:“好了,你爸也是关心你嘛……” 小玲:“关心?你见过有父母一天到晚念叨自己的孩子别耍朋友……别耍朋友……入党入党……这样的关心吗?好了,车来了我要走了” 小玲拖起行李箱转身离开。 母亲再次叮嘱:“好好照顾自己,到了学校打个电话……” 小玲头也没回应了声:“知道啦…… ” 父亲也一直站在母亲旁边一直看着小玲远去。 27、时间:早上 地点:车站外 人物:父亲、母亲 父母送走小玲从车站走出来。 父亲问母亲:“钱寄够没有?生活费够不够用?叫她别太节约,不要怕长胖……现在是长身体阶段,每天一瓶牛奶增加记忆力……” 母亲:“够了,不够我们再给他寄过去……” 28、时间:上午 地点:学校宿舍 人物:小玲 小玲坐在寝室床上和母亲打电话。 小玲:“下周清明节学校放三天假……嗯……我要回来……” 29、时间:中午 地点 :步行街大街上 人物:小玲 小玲到了大足已经是中午,到家还得到南车站换乘车。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太阳很毒辣,她拖着行李箱撑着太阳伞在“避风塘”买了一杯冰咖啡喝一个双层汉堡边走边吃。 30、时间:中午 地点:人力三轮车上 人物:小玲 天气太热了,小玲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赶到南客站。突然,他在一个馒头店看见一个熟悉背影。她确定是父亲扭头过去久久凝视。 31、时间:中午 地点:街角一阴凉处 人物:父亲 父亲拿着馒头站在水龙头旁边,一口馒头一口水的吃着。 32、时间:中午 地点:三轮车 人物:小玲、车夫 小玲坐在车上看着父亲一口馒头一口水的午饭。不禁流下了泪水。 (旁白)记忆中的你一直充当着坏人的角色,一个带着坏人面具的父亲。家里经济着实困难,你拦着母亲不让买电视,我恨你气你小气。“认真读书,早日入党……”成了你的“口头禅”。关心在我这里显得格外啰嗦,于是我讨厌你的啰嗦。为了追梦,为了我的传媒梦,我荷尔蒙爆发般的选择了广播电视编导,你是毫不犹豫地支持了我。拼命挣钱,午饭只吃三个馒头也要供我读书,而你却骗我说你有钱。你就是个面具人,我讨厌你背着关心我,表面装着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讨厌明明没钱却总是对我说你有钱。我很庆幸自己早点看清了面具下的你,看清了你以最质朴的美支撑了我无知的叛逆,看清了面具下的最美父亲。 |
小黑屋|电商资讯|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 沪ICP备17006708号-3 )
GMT+8, 2025-4-8 15:5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