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才有中国哥斯拉而不是孙悟空 一个受核辐射污染而基因突变为怪兽的无辜生命…… 一生带着人类对原子战争的恐惧…… 一身带着二次大战罹难者的怨气…… 它的出现,代表着世界大战的伤痕与核污染的凶狠。藏匿深海的两栖爬行类动物,生物性的原子弹。背鳍发光,口发热线,人类文明瞬间化成一片火海…… 这是1954年《哥斯拉》上映后,影评人对这个史前巨兽的描述。 1954年在日本发生了第五福龙丸事件,3月1日,美国在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进行了氢弹实验,但爆炸威力远远超过美国政府设定危险海面区域的范围,更散布了大量的死灰,由于死灰令静刚县渔船第五福龙丸上的23名人员受灾,导致原子弹和氢弹禁止运动迅速地高涨,美国方面紧急提出总计200万美元的补偿金额。附带条款是“日本政府不要再追究美方责任”的担保书。 根据这个状况,推理作家香山滋写出比基尼环礁氢弹实验的恐怖脚本,在海底沉睡的恐龙,由于核实验的影响而复苏变得异常发达,并充分加进反战的内容。 至此,巨兽哥斯拉诞生。 电影制作人刻意在前半段不公开哥斯拉的真面目,仅以脚印、叫声、脚部的特写与受害者的惨叫声营造其悬疑性与神秘感,哥斯拉后来成为日本类似电影、动画、漫画的怪兽原型,对于日本动漫作品的怪兽形象有很深远的影响。防卫队以五万伏特电流的高压送电线式铁条网,在东京湾沿岸散布,企图阻止哥斯拉登陆,但哥斯拉却突破高压电与防卫队的攻击再度登陆东京,将市区化为一片火海。在破坏城市与列车后入海而去。 第五幅龙丸事件,二战原爆与冷战核竞赛等时事及历史事件的切合,使1954年《哥斯拉》得到极大的回响与票房成功、哥斯拉“人类之敌”的反派形象也就成为哥斯拉早期几部作品的主要基调。2014版哥斯拉移动的时候,海啸、地震跟着来,核爆也难摧毁它,这只巨兽本身即是代表着大自然对人类的反扑。 至20世纪60年代末期,随着娱乐业生态环境的改变促使,哥斯拉电影再次作出转型:日本家用电视的普及对电影票房造成了明显的冲击,由原哥斯拉系列电影特效总监圆谷英二所监制的电视剧《奥特曼》(ULTRAMAN)也在儿童观众中掀起了对巨大变身英雄的崇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哥斯拉系列开始转变为儿童娱乐电影。不可避免地开始导入社会上的流行与话题性事物,进而改变了哥斯拉银幕上的性格与形象,与奥特曼、与各式各样危害人类的怪兽展开激战,并加入各种取悦低年龄层观众的情节。娱乐化的哥斯拉,人们享受着城市被破坏的视觉快感和正义朋友拯救地球的好莱坞叙事模式。商业浪潮开始消费这一大自然巨兽,直到它不再具有商业价值。 1984年,东宝公司于哥斯拉诞生30周年时推出的《哥斯拉》,使这只哥斯拉奇迹般地在大银幕复活,为了继续在高度发展后高层建筑林立的东京表现巨大感,哥斯拉的身高被改为80米。借助电影特效的进步,与故事风格、形象重回成熟剧路线,哥斯拉的回归获得大成功,并开启了至1995年结束的第二次系列热潮。 哥斯拉的怒吼一向是它的特征。爱德华兹导演透露哥斯拉的吼声来源于皮手套抚弄低音提琴,当然有后期变调混音。片场录回声时,用了高四米宽约一条街总功率10万瓦的巨无霸音箱阵列,且一共录制了50多种不同叫声,最终选择了一种听起来最适合的声音。 今年的《哥斯拉》更邀请了1954年演出《哥斯拉》的演员宝田明参与演出,饰演移民署官员,无奈计划赶不上变化,爱德华兹说:“我一直保留到最后,可惜宝田明的镜头最后必须删掉。”爱德华兹特别写信致歉,表示删戏是他“最大的遗憾”。 灾难电影的模式是以人类的贪婪为基础,发展为毁灭城市的天灾人祸,灾难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片类型,它在各国都拥有大量的观众,中国也不例外。如果以分析的角度来看待这些怪兽灾难片,我们可以分析出一箩筐。然而审视国产灾难片,即使能找出一两部灾难题材,往往也是描述灾难本身而出现的人文道德主题,并没有反思造成灾难本身的人性贪婪本质。中国不缺少灾难,但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灾难片。要到什么时候,中国银幕才会出现哥斯拉而不是孙悟空。 2014版《哥斯拉》 类型:动作、科幻、冒险 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英国电影导演,2010年执导处女作写实科幻片《怪兽》,影片上映后因其极低制作成本却获好评得到关注。 主演:亚伦·泰勒-约翰逊、布莱恩·科兰斯顿、朱丽叶·比诺什、渡边谦等 上映日期:2014年6月13日(中国大陆) 简介:故事围绕一位人类大兵的生活展开。讲述了沉睡的古代巨型怪兽被人们意外唤醒,醒来后的怪兽展现出强大的破坏能力,它的存在也震惊了世界,庞大巨兽的降临将给整个世界带来毁天灭地的灾难。这是一个关于人类的勇气与和谐的故事。当强大的哥斯拉出现,人类直面自然界的巨大力量而完全无法抵抗时,人们将如何试图重建和平? 预告:
|
小黑屋|电商资讯|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 沪ICP备17006708号-3 )
GMT+8, 2024-11-23 08:5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