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首页 新闻 大赛动态 查看内容

九分钟电影名家影评赏析

2014-4-22 10:1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365| 评论: 0

摘要:   九分钟电影名家影评赏析    一年一次的九分钟电影影评大赛获得很多网友的积极参与,而今年的影评大赛更加有些不同。三位著名影评人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作品,做了认真的点评,感 ...
九分钟电影名家影评赏析
  
  一年一次的“九分钟电影影评大赛”获得很多网友的积极参与,而今年的影评大赛更加有些不同。三位著名影评人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作品,做了认真的点评,感谢他们对我们青年人成长的支持。感谢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许柏林,来为这次活动添砖加瓦。相信经由三位艺术家之手,从不同的视角展现出精彩评论,会使更多的人对“九分钟电影”产生浓厚兴趣。
  
  “九分钟电影锦标赛”获得社会上众人的支持。拍摄过许多精彩纷呈的电影,受到了诸多好评。当电影艺术界的奇才们与“九分钟电影”邂逅,又会擦出如何的火花?“九分钟电影名家影评赏析”让大师带你欣赏“九分钟电影”的艺术魅力。
  


  一.作品:《外婆的灯火》
  
  链接:http://www.showing9.com/portal.php?mod=view&aid=6618
  
  摘要:电影在艺术上的突出之点,是对于人物情感的那种淡而有味的描写。返回小镇的乐乐有着多种时态与心境。一是对童年与外婆相伴时的追忆,这种追忆像一帧褪了色的照片,像一个搁置多年被重新点燃了的纸灯笼,望着它,既有一种温暖,更有一种忧伤。二是乐乐的缠缠绵绵男朋友不时会来电话,牵扯着她的心。三是在处理房屋时所逢到现实生活中的人,有亲人,也有陌生人,对她而言,有亲近,有世俗,有感动,也有不屑...
  
  影评作者介绍:章柏青,男,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影视艺术技术协会(学会)联盟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先后担任《中国银幕》杂志主编、《电影与观众》丛书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修订版影视学科主编;海峡两岸三地十大华语电影评选评委会副主任等。
  
  温暖与忧伤
  
  ——《外婆的灯火》的艺术特色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章柏青
  
  江南水乡,黑瓦白墙,河道交叉,桨声灯影,拱形的石桥上人来人往。细雨飘落,空气湿润。一个年轻女孩在美国留学多年,回到了小镇,眼前风景依旧,但已物是人非,伴她渡过童年的外婆已经离去,她是来处理外婆留给她的老宅的,故事就此开始。
  
  这部微电影在艺术上的突出之点,是对于人物情感的那种淡而有味的描写。返回小镇的乐乐有着多种时态与心境。一是对童年与外婆相伴时的追忆,这种追忆像一帧褪了色的照片,像一个搁置多年被重新点燃了的纸灯笼,望着它,既有一种温暖,更有一种忧伤。二是乐乐的缠缠绵绵男朋友不时会来电话,牵扯着她的心。三是在处理房屋时所逢到现实生活中的人,有亲人,也有陌生人,对她而言,有亲近,有世俗,有感动,也有不屑。导演在处理这种情感时,不猎奇,不渲染,毫无哗众取宠之意,让我们近距离地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一个年轻女孩在多重情感刺激下的复杂心态。编导者不加任何有意的褒贬,而是点到为止,重在让观众在自己去感受蕴含其中的“弦外之音”,体味生活的多重况味与某些使人思考的东西。
  
  这部微电影的另一个特点,是艺术上的省略与留白。它有意不在情节上讨好观众,甚至在一般人看来最为有戏的地方,它几乎全部忽略。如,那个石头的戏。从石头对乐乐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他曾经是一个坐过牢的不学好的青年,在走投无路时,乐乐的外婆收留了他。收留他之后,他也没有马上改好,甚至还偷了外婆贵重的首饰。而外婆却原谅了他。他终于走上了正路,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与乐乐的接触中,表现出了他悔过自新后知恩图报、善良重情的一面。所有这一切,在影片中导演不强调情节的有头有尾,也不见一般导演常用的插叙和镜头闪回。这真是编导者高明之处!这样的处理,不仅使影片风格得以统一,而且还真切地刻划了一个不出场的重要人物——外婆。她的善良的品质与宽厚的个性通过石头与乐乐的对话,通过观众对人物的想像塑造而成,这种塑造,有着一种朦胧诗般的美丽与动人。
  
  《外婆的灯火》的难得在于导演在艺术上的总体把握。在20多分钟的时间里,编导采用一种非常平易的视角,散文式的结构及内敛的抒情手法,把我们导入到一个有着浓重地方特色的环境之中,让我们去触摸人物的情感起伏,感悟其中的温暖与忧伤。不娇饰,不虚夸;影片在拍摄上采用纪实手法,借助比喻、象征,运用细节,托物寓意,强调生活的本真与人物原生态。所有这一切,形成了影片的总体风格:朴素,细腻,含蓄,犹如这里的一湾绿水,一排老屋,一座石桥,一簇灯火般的沉静凝重,绵远悠长。
 

 
  二.作品:《剃头师傅》
  
  链接:http://www.showing9.com/portal.php?mod=view&aid=6620
  
  摘要:《剃头师傅》也尽力营造抒情、文艺的氛围与影调,以更好地烘托主题。在影像层面,全片呈现出具有南方特色的小巷、民居和老屋,在有限的叙事空间中不断地插入空镜头来舒缓情绪。在声音层面,影片对白全部使用方言,同时又配以越剧唱腔的背景声,力图和画面的南方景致统一起来,更为真切地展现出地方文化特色;影片的配乐风格也是以抒情为主,这些艺术元素结合起来,仿佛是一首江南风格的抒情诗,充满着人性的温暖,更承载着悲悯与感动...
  
  影评作者介绍: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党支部书记、研究生导师、研究员、电影学博士。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团委书记、文化部团委常委等职,多年来从事影视史论特别是港台电影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多次赴港进行学术交流。
  
  浓郁的生命关爱
  
  ——观九分钟微电影《剃头师傅》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所长     赵卫防
  
  温暖,更承载着悲悯与感动。微电影具有多处的“微特性”,如微播出时间、微投资、微制作周期等等;实际上除了这“三微”外,微电影还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微”特性——微平台播出,即不是通过银幕或者银屏这样形式上的大平台、而是通过以互联网络为主的形式上的微平台传播的。尽管其播出平台的形式是“微”的,但由于网络传播的浩瀚性,其受众和影响并不比一般的电影弱,甚至更强。也正因其要在“微平台”上被传播,微电影在创作时遵守着独特的美学规律。在主题选择上,微电影更多地倾向于文艺气质,如现实的批判、对人性的叩问、对生活的触摸等等,这样更易引起网友的共鸣而被广泛地分享和转发。此主题特性也决定了微电影中更多是小人物、小命运和小细节,不同于一般电影的宏大叙事。九分钟微电影《剃头师傅》便是一部符合这种主题的微电影。
  
  《剃头师傅》讲述了一位年近半百的剃头师傅老孙承接父业,专门为老年人剃头的故事;在遭遇了一位唱越剧的老人不幸去世但连合适的遗像都无法找到时,他又在剃头的同时为老人照相,并经历了一个个充满感动和悲悯的老人故事。全片充斥着浓郁的人文关注,特别是对老人充满了一种终极关怀式的生命关爱,镜语表达出了人性的温暖和感动。本片在剧情上看似松散,但实际上却也营造出了较强的叙事张力,在短短的几分钟剧情里,除交待了主人公老孙的个人故事外,编织了越剧演员老顾和老伴、老年和尚以及几个老牌友等数条叙事线索。每条线索中,不论是生命的瞬间还是简短的一生终述,无论是直接地展示还是口述回忆,都力求生动、感人;其中既有“人活一世得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的人生的感悟,又有“也说不定今天晚点他就会回来了”的催人泪下的期待,让观众感慨于一个个老人的命运。同时,该片也遵循着微电影的其他创作规律,注重细节表现和特写镜头的运用,如孤老太太的簪子。这个簪子寄托着老太太对老伴的情感和怀念,细节的表现强化了影片的情感力量和人性关怀,镜头内外所营造出的温暖与感动直击观众的心灵。
  
  尽管是微电影,《剃头师傅》也尽力营造抒情、文艺的氛围与影调,以更好地烘托主题。在影像层面,全片呈现出具有南方特色的小巷、民居和老屋,在有限的叙事空间中不断地插入空镜头来舒缓情绪。在声音层面,影片对白全部使用方言,同时又配以越剧唱腔的背景声,力图和画面的南方景致统一起来,更为真切地展现出地方文化特色;影片的配乐风格也是以抒情为主,这些艺术元素结合起来,仿佛是一首江南风格的抒情诗,充满着人性的温暖,更承载着悲悯与感动。

  
  三.作品:《桃子》
  
  链接:http://www.showing9.com/portal.php?mod=view&aid=6646
  
  摘要:选取了廖智的生活的“汇点”,构造了一个集过程、氛围、场景、关系、人物于一体的戏剧化冲突,从而完成了在“微”的前提下的“艺术元素”与“戏剧冲突”的建构。体现了微电影的“情节、人物、冲突、意味”的诸种基本而简明的特征。微电影比起90分钟的电影来,更加具有“单一性”和“爆发性”。但是,它依然具有电影艺术复合性与故事性。
  
  影评作者介绍:许柏林,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主要参与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政策研究等,撰写了一些重要文件、文章。
  
  桃子的芳香
  
  ——微电影《桃子》观后
  
  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许 柏 林
  
  由张慧慧编剧、周晓文导演、廖智主演的《桃子》,是一部优秀的微电影作品。
  
  影片选择了一个独到的题材,廖智,四川省绵竹市一位善良而美丽的姑娘、一名舞蹈教员,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双腿,但是,她没有倒下,也没有停下,而是用残缺的肢体在大鼓上起舞(真正的“鼓舞”),演绎着力与美、梦想与顽强。然而,影片没有停留在与命运抗争并最终掌握命运的浅表意义上,而是将“她”——一个舞蹈培训班的清洁工,在舞蹈老师不能为小学员们上课、舞蹈班面临涣散之际,挺身而出,担当了舞蹈老师,挽救了舞蹈班,却受到了家长的指责。影片由廖智担当主演,增加了艺术的的感染力和亲切的看点。影片取材于真人真事,却跳出了浅表俗套的意义表达,而是增添了社会的复杂和人生的况味:战胜自己固然不易,战胜社会人心又谈何容易!作品虽短,依然突出了艺术的“假定性”。
  
  影片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微电影”的艺术思维和艺术表达。所谓“微电影”,就是现代传媒带给我们的“艺术空间”与“艺术传播”。它是现代“碎片化”、“大数据”传播方式与传播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再截取,留给电影的“艺术空间”与90分钟的电影大不相同。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差异绝不仅仅是时间的长短和空间的大小,而是艺术元素的选择与变异。这既是现代传播技术的规定,更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冲击。本片正是适应了这种本质的规定性,选取了廖智的生活的“汇点”,构造了一个集过程、氛围、场景、关系、人物于一体的戏剧化冲突,从而完成了在“微”的前提下的“艺术元素”与“戏剧冲突”的建构。体现了微电影的“情节、人物、冲突、意味”的诸种基本而简明的特征。微电影比起90分钟的电影来,更加具有“单一性”和“爆发性”。但是,它依然具有电影艺术复合性与故事性。
  
  影片在电影的综合性上也是上乘之作。演员的表演、叙事的结构、场景的复现、镜像的准确,都有力地配合了影片的主题与意义。
  
  影片给微电影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微电影不同于微影像,它更需要把握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物内心的真实,更需要震撼的情节和独特的细节,更需要精心的构思和富有张力的艺术表达,更需要发挥电影的综合艺术呈现。既然名之曰“微电影”,而且为社会所接受且发展迅猛,就在于人们在快传播、碎浏览、浅阅读的过程中,依然需要(电影)艺术的把握世界,观察社会,体味人生。《桃子》克服了一般微电影带来的“浅阅读”——打眼、击脑,不入心。因此,可以说,本片是微电影的成功范本,值得重视。
  
  感谢大师们对电影的指点,令人觉得茅塞顿开。使人对电影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同时,“九分钟”还有更多佳作,使初识者感受新鲜,使熟悉者回味无穷。在慢慢咀嚼之后,让唇齿之间留下一种甘甜的回忆。
  
  网址就在:http://www.showing9.com/portal.php?mod=list&catid=195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最新评论

在线客服

小黑屋|电商资讯|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 沪ICP备17006708号-3

GMT+8, 2024-11-1 08:1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