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唐庹立 鲁毅 杨奇军 摄影:方乐 俞宁辉 导演鲁毅 导演-鲁毅。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伊始就走出校门从事影视广告的拍摄。2008年8月于九形广告公司执导了胶片广告媚兰化妆品-佘诗曼篇。一直致力于研究商业广告片和低成本文艺电影摄制。 导演杨奇军 1986年生于浙江宁波。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大学期间完成《假面的审判》(the Mask Through a Mirror)、《家园上空的桥》(the Bridge Over Our Home)、《流浪爱人》(My Love On the Tramp)等作品。毕业后和朋友组建时光映画电影工作室,致力于创意影像的拍摄制作。 导演唐庹立 2002年以全额奖学金的身份考上美国肯达基州 Asbury University www.asbury.edu 期间专业: Film Studies/Multimedia Production 电影电视制作、电影写作和多媒体制作. 2007年考上美国加州长滩大学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www.csulb.edu 期间专业: MBA in Marketing and Media Management 工商管理/媒体市场 美国期间工作经验及职业简历: 在洛杉矶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工作期间以制片协助(PA)的身分参加了< 为小成本电影《无声的追逐》/ (Silent Chase)担任摄像指导和灯光设计 在小成本电影《蓝色》/ (Blue)中扮演男一号 在小成本电影《充满偏见的爱》中扮演男一号 在短片《电子游戏 》/ (Video Game Frenzy)中扮演男二号 在短片《夏日的爱》中扮演男一号 还在在杰夫·德 (Jeff Day)导演以及LUCKY PRODUCTION 公司执导的电影《逝去的瞬间》中扮演“贝利/Pele”(www.imdb.com/title/tt0491578/) 独自导演、与人合作,制作、拍摄、剪辑了多部电影短剧,其中包括《污秽的交易》 (Kinky Business)和《充满偏见的爱》/ (Prejudice Love)等 并参加并担任了其他多部电影和短句的拍摄和导演助理 回国期间工作经验: 作为跟组演员参加了<<杜拉拉升职记>>的拍摄 作为制片助理(PA)参加了澳大利亚制片人MELANIE 为即将面世的影视制作公司春秋影视设计及制作了公司图标
主演lulu 唐庹立访谈: 1、介绍和推荐自己本次拍的九分钟电影的内容,有什么想要在这个片子里面表达和阐述的,为什么选择这个剧本。 我的故事讲诉的是一个对自己家族历史以及过去完全不了解和不关心的年轻人通过自己最无法预料的方式了解到自己家人过去以及自己家乡的过去的故事。 我自己写的这个剧本。 2、谈谈自己参加九分钟电影大赛的初衷。在参赛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感悟,有没有获得什么经验和提高?觉得自己团队在那些方面还有待成长?遇到了什么困难? 我觉得这是我回国以后准备从事电影工作的一个很好的锻炼以及机会。我学到了很多在国内与人合作,创作的经验。我们团队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磨合以及了解,因为我们最初在创作上遇到了很多的磨合。 3、怎么样看待电影艺术?在自己的理解里,电影是什么? 电影是现代民主以及亚民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媒体。它以对特的方式娱乐着大众以及散发这普世价值。这是一个一般商业一般艺术的合体,是人类社会现金最繁琐也是最伟大的艺术形式之一。 4、对自己在此次大赛的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如何?在过去的生活学习中,有什么觉得需要自己一直坚持去做的? 我做的很不错。在和我合作的人与我完全概念不同的情况下我坚持与人合作以及不停的让步和交流,对我是一个很好的磨练。我还必须坚持去学习导演以及编剧的知识,这些方面我还需要很多的提高和学习。 5、讲一句对下届的九分钟电影大赛的寄言。 很好,坚持。希望你们把这个东西搞的更商业化,更专业。人员上可以稍微再精炼一点。
导演鲁毅访谈 1、首先还是向大家推荐一下你们的影片吧,并说说你们想表达的是什么? 答:我和《我祖父的相片》的编剧加导演—也就是唐庹立先生在网上聊的时候已经是6月底了,我一眼就看中这个本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看中这个本子里有一种根文化的东西。孙子拿着祖父的相片来到象山,巧遇美国女孩儿,女孩儿在不断地给男孩儿讲故事,最后发现两人就是故事里的后人。虽然在结局上还有更多的可创造性,但是针对于地方文化特色来说,这个本子最大限度的展现了象山的根,两个年轻人都是来寻根的,最后他们也在这里找到了。 2、最初是如何得知九分钟电影大赛的?能聊聊一开始参加这个比赛的最真实的想法和打算吗? 答:从朋友那边听说的,听说的时间已经很晚了,很仓促的报了名。我是抱着学习和交朋友的心态来的,毕竟自身很清楚的认识到,手上的团队还处于成长期,不是特别的成熟,能多学习和锻炼团队才是应该走的路。通过组委会介绍,认识了唐庹立和他的剧本,正好他也在和宁波的时光映画团队在聊,于是大家一拍即合,看能不能尝试三方合作,把这部片子做下来。 3、平时喜欢哪一类型的电影?为什么? 答:好电影都喜欢,没有特别指定的哪一类。不过都偏向于大众商业电影,经典的文艺电影也喜欢,但是过于小众的东西就不是太感兴趣了。因为无论出于审美还是目标,我都相信两句话,一是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二是票房不好的电影不是好电影,其实是一个意思。 4、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中把电影艺术提高到了神交的高度,在你看来,电影是什么? 答:所学尚浅,涉世未深,所以要我讲出个电影的一二三点来确实有困难。我刚刚开始学习影视的时候,以为电影只是画面和声音的结合,今天回想起远远不止这些,这几年的学习让我发现看电影的时候人们会不断地在故事中寻找自我,而拍电影的过程更加的有这种寻找自己的感觉,无论是导演摄像还是什么职位,在你融入到剧本中的时候,在故事里找到情感的时候,导演才能把握表演的节奏,摄像才能把握镜头的节奏,才能拍出有血有肉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的机械化镜头累积。所以我认为电影是一种找到自我的方式。 5、是什么促使你与电影结缘?在你的电影道路中,你觉得什么是需要坚持的,什么是可以放弃的? 答:我所学的专业是影视,电影是我最偏爱的一个分支,从一而终是我血液里流淌的因子。在我梦想的道路里,坚持是我唯一需要坚持的东西,为此我可能错过无数巨大诱惑。 6、在参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们是怎么应对的?遇到的最开心的事又是什么?说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 答:沟通。我们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三个团队,在见面之前彼此都只在网上聊过。也就是说,从见面开始到开机的三天半时间,我们要将其他团队磨合了许多年的路走完,还要将其他团队准备了几个月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最后事实证明我们成功了,我们顺利的完成了这部片子,当然其间也有争吵和分歧,也有准备不充分,在艺术创作上也有很多的遗憾,但是没有一个人说,这不是我的事,让我离开。我们的沟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想这也是这次比赛所宣扬的合作精神,电影是一种态度,遗憾一定有,但是一定要以圆满收场。在能让步的地方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这是我们面对困难所采取的办法。最开心的事情当然是杀青了,我们最后一场是在红岩沙滩,拍完最后一个镜头,面对大海倾听海浪,有那么一丝丝小惬意。 7、你觉得大赛有哪些不足之处? 答:我们受到了盛情的款待,住星级宾馆还能吃海鲜,这与我来之前做的准备好住小旅馆的打算相去甚远。唯一一点提醒:后面用5DMARK2的团队注意,网上器材表单上那个200的长焦这里是没有的,可能是工作人员有一点小失误,所以请后面的团队都自备好长焦镜头,这次我们拍摄因为缺少镜头出现了一些小麻烦。 8、大赛中有交到新的朋友吗?跟大家谈谈他(她、他们)。 答:我们这个联合团队本身就是新朋友,还包括很多职务老师,灯光,录音,还有很多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都很友好,甚至会比你自己更周更的考虑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然后去解决。 9、自由题,说出你最想说的。 答:能参加这次活动来学习和锻炼已经是很荣幸的事情了。可能我们最后的作品不是最好的,但是这也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门,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梦想-电影,也许这个梦想会提早实现。
导演杨奇军访谈 1、首先还是向大家推荐一下你们的影片吧,并说说你们想表达的是什么? 《我祖父的相片》将是一次发现和成长之旅,大城市的大男孩在一个外国女孩的带领下,在象山这块土地上,挖掘了他们祖父辈的伟大友谊,同时也完成了他对乡土、血脉和自身的重新认知。我们力图表达的是两段不同时空的友谊某种微妙的呼应和传承。 2、最初是如何得知九分钟电影大赛的?能聊聊一开始参加这个比赛的最真实的想法和打算吗? 应该是通过土豆网得知九分钟电影大赛的。因为它的举办地在象山,离我们只有两个半小时的车程,觉得是个难得的机会,毫不犹豫就报了名。 3、平时喜欢哪一类型的电影?为什么? 我偏爱“文艺片”。在我看来,这类电影往往更富于营养,能扩展我们的生命经验。观看一部好的艺术电影,就好像在和一个情感和理智同样充沛的人交流对话,能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 4、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中把电影艺术提高到了神交的高度,在你看来,电影是什么? 神交,在我的理解中,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体验到的一种和电影创作者心意投合、灵魂交汇的境界,这是我亲身体验过的,也是我做电影的初衷。另外,我认为,电影是一种比其他艺术更为直接的经验呈现,它对于各种艺术的强大包容性决定它无穷的可能性和创作力,电影可以传达个人情感或集体经验,可以美化、批判、讥讽、调侃、自恋或自嘲,也可以建立一个比现实更残酷或更单纯的世界。 5、是什么促使你与电影结缘?在你的电影道路中,你觉得什么是需要坚持的,什么是可以放弃的? 我从小就很喜欢看电影,真正使我有意识想去拍电影的应该是《黑暗中的舞者》。我被片中神经质般的激烈的情感所折服。在我的电影道路上,我的底线是:我的电影必须有真诚的情感,能打动人。如果不是这样的电影,不如不拍。 6、在参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们是怎么应对的?遇到的最开心的事又是什么?说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 来自宁波、上海和北京的三股创作力量,最后要拧成一股,完成了一部作品,这是我们最大的困难,也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期间的激烈争吵促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分享到彼此的想法,拍片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实际难题也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达成和谐,倾力合作。最开心的是,杀青之后,我们在石浦街头随意地“捕光捉影”,没有压力,很轻松。 7、你觉得大赛有哪些不足之处? 因为有前两批的经验,大赛组委会已适时作出了许多调整。但我认为组委会指派的三位制片应该有更明确的分工和更明晰的权责。不同团队的交流机会也不是预期的那么多。 8、大赛中有交到新的朋友吗?跟大家谈谈他(她、他们)。 Tony和Lulu,真的是因为“九分钟”,我们才会相识,才会成为可以促膝长谈的朋友。Tony对于电影的疯狂热情时刻鼓舞着我,他爱开玩笑的个性也使整个团队沉浸在快乐的气氛中;而和我有着相似电影口味、常常不谋而合的Lulu则是我对本次大赛最美丽的记忆。 9、自由题,说出你最想说的。 “九分钟”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即便《我祖父的相片》完成了,我也愿意多看看其他团队的创作过程,学习各方的经验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