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阐述:
一、作品主要内容介绍
《萦》改编自蔡智恒的短片小说集《洛神红茶》中的两个故事,加上林琳所写的第三个故事,串联而成。
故事一:农村男孩带他的第一个女朋友回家见父亲,父亲和姐姐对这个儿媳妇非常满意,但是儿媳妇却娇生惯养,嫌弃男孩居住的环境。女的要求男孩给她打一盆洗脚水,这话让男孩的父亲听到了,父亲就亲自去打了水,男孩因此和女孩吵了一架。男孩又换了一个女朋友,这个女孩是农村长大的,遭到了男孩父亲和姐姐的嫌弃。但是女孩在吃饭完后为父亲打了一盆洗脚水。
故事二:改编自蔡智恒的《4:55》,故事描述的是一个男人在街头抽烟点不着火,一个女生帮忙点了火,两人就攀谈了起来,是一个略带暧昧与性暗示的片段。
故事三:改编自蔡智恒的《阿妹》,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很久没有相见的兄妹,哥哥和妹妹的感情日渐生疏,但是却心有灵犀地互相为对方留了500元钱买随身听。
二、人物线索
《萦》一共涉及了六个人物,农村男孩,城市女孩(娇),男孩父亲,男孩姐姐,哥哥,妹妹(洗脚妹兰)。这六个人的关系是萦绕在一起的,通过六个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一种轮回的效果。
首先,农村男孩带着城市女孩去见父亲,四个人之间产生了隔阂。
其次,城市女孩在街头搭讪了哥哥,产生了暧昧的情愫。
再次,哥哥和妹妹相遇后的谈话,透露出两人的生疏,却又在最后心有灵犀。
然后,妹妹在洗脚城工作,无意间为城市女孩洗脚,城市女孩和农村男孩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农村男孩带着妹妹去见父亲,父亲最终还是接纳了这个来自农村的洗脚妹。
三、艺术风格
画面要求:《萦》是导演第一次采用单反相机拍摄的全高清画幅短片。在色彩上更追求运用暖色调,表现家庭温馨的氛围。用部分冷色调来突显尴尬的情绪也运用得当。本片多采用固定镜头,基本没有运动镜头,镜头长度长,希望运用这种拍摄方式,表现出旁观者的视角、避免镜头加入叙事造成跳戏。
音乐氛围:《萦》的开头和结尾的两个部分采用了京剧的名家名段,烘托一种气氛,做到前后的起伏对应。结尾用京剧《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片尾曲,寓意最后一个镜头中洗脚妹为父亲打洗脚水激荡了父亲的心灵。京剧的加入是对于影片风格的一种自我尝试。
剪辑风格:《萦》的剪辑没有过于花哨的切法。但是在每个片段的结尾,都采用静帧黑场的方式过渡,做到前后风格的统一。
四、总结
本片以人性作为主导,大半部的情节都是表达一些看不到的东西,比如人物之间的关系氛围,情绪,感情的纠葛。通过大家的努力,整部影片的情绪还是显露出来了,当然也暴露了很多不足,比如同期录音上的失误,拍摄周期较短,细节部分没有照顾周全,这都有待于以后改进。
制作手记
《萦》是我的毕业作品,应该是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创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我个人觉得,学生时期的剧情短片创作,以一部有社会深度的亲情短片作为结束,是非常有意义的。究竟要讲一个什么故事,而这个故事是否能让观众不至于昏睡地从头看到尾的一部作品,我不想在主题和意义方面纠缠太多。于是我想到了早期看过的蔡智恒的几篇短片小说。
第一次使用单反相机550d拍摄短片。所有迈向电影的脚步都会面对一道无法跨越的屏障:那就是,电视摄像机和dv永远无法获得电影摄影机的景深和电影胶片的清晰度。使用了长期从事视频拍摄的关系,景深、用光了这些东西早就不会带来什么困扰,结构空间以及组合主题元素的技术问题就也不是不是问题。而真正困扰我的是,《萦》的时长只有20分钟,不能狗独立支撑起三个故事,于是我将三个故事片段化,并试图找到期间的人物关系,并将这些人物关系萦绕在一起,产生一种情感的轮回:那些城市女孩们看不起农村的男生,但是最后却又还是看中了一个农村男孩。而另外一个农村男孩最后也选择了农村女孩。
城市和农村的对比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如何表达,如何表现是最主要的问题。我试图将节奏放慢,采用长镜头的叙事手法,尽量不做过于花哨的调度和剪辑。最终《萦》还是体现出了这种我想要的尴尬中略带希望的氛围。
影片中的大部分演员在大学期间都和我合作过多次,调度起来也比较熟悉,这对本片有很大的帮助。唯一的遗憾是临时的事故而变更了一位女演员,这使得我原本对于人物的把握有了偏差。不过《萦》试图通过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和关系的做法还是可取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导演: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