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象山,确实是一头雾水,没来过这个地方,只事先从百度和组委会了解一下大概,特别感谢组委会以及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和服务团队,不是他们,估计从第一天来到象山的时候我们已经懵了。 从选景到演员服装和灯光器材方面,一切都如同我们估计那样进行着,毕竟我和制片都提前两天到,准备功夫做得还算周全,没出什么纰漏。这里特别感谢美术组组长李攀大哥和李少杰大哥,正是他们不断为我们物色合适的裁缝店场景,包括到最后我们还是决定选定一个空房子来重置,工作量加大,但是美术组的老师还是又快又好地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也让我在原定计划里杀青,再次感谢。场地演员道具方面还要特别感谢本地制片张磊,为我们借邮差服谈场地谈包船谈各种群演,费用上为我们节省了很多开支。 当前期的功夫都差不多之后,我们按原定计划8月2号开机了,头两天的拍摄都非常顺利,按原定计划应该可以顺利杀青,偏偏好事多磨,第三天早上,我们才发现发电车的油和电瓶都给人偷光了。。。。。。详细缘由就不详述了,幸亏我们的制片冯晓君的执行能力强,从重新去镇里加油到换电瓶只用了4个小时,我和摄影师彭强则在拍摄景点再重新确定机位和让演员走戏。尽管第三天比通告单晚了4个半小时开机,但我们还是顺利杀青了。最后的重头戏还要特别感谢邵伟峰老师,作为灯光组的总组长,管着三个组的全部灯光事物他还是亲自来了我们这里亲自指导,要知道,在封闭的场景里放着烟饼,外头是6k的大灯烤着,那里头的难受劲儿就别提了,我坐在监视器前都能把衣服全部湿个一塌糊涂,更不要说其他在忙活着的兄弟。还有我们的两位演员,翟羽佳和胡世闻,这对沈阳双人组大老远地被我们带到这里,给我折磨地有多辛苦就不说了,但是辛亏了他们,毕竟电影最重要的还是演员的表演,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衬托演员,太感谢他们两位,没丝毫怨言,只听着我交代的每一句话并尽可能去完成它,他们就是我心中最好的李姐和小陈。 我觉得大赛最难得的就是,这里配备的团队都是专业的电影班底,我和制片和摄影师都算是科班出身,知道剧组的很多规矩和一些价钱方面的预算,这里所有工作人员都是以一个不相称的价钱和一个专业的态度去为我们团队服务的,从各个组别的组长到场务组的师傅们,我们组都特别感谢他们,我不能说我们组最累,但我们组肯定不轻松,每天都是5点半的通告,而且量都比较大,我们这群主创又全是北电摄影进修班出身,对画面的要求相对比较讲究,但是所有人都没把我们当成初出茅庐的小毛孩,都尽力去帮助我们,这也是大会的精神最能体现的地方。 大会还有一群90后,很可爱的一群志愿者,虽然经验不足,但是凭着一股热血还是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其实我们也很羡慕他们,年纪这么轻就能参与这样多样化的影视制作过程,希望他们未来都能很好地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 后边还有很多团队,在这里我也祝愿他们能很好地在象山完成自己的作品,在象山有个美满的旅程。 到最后我想说几句话,我在论坛上看到很多人攻击这个比赛是个黑箱操作的比赛,或者是充斥各种阴谋论的比赛。我自己作为一个新入行的影视工作者,我明白群众的想法。但这个比赛我是亲自参与了,从入选到拍摄,我做的工作只是发报名表格和发送剧本梗概和上传作品,我们没有塞过一分钱。在象山,我们也不是去度假的,大会给我们这些年轻电影者资金是让我们去圆梦,我们顶着压力,他们顶着更大的压力。这不是打官腔,做电影,首先还是得先把人做好,别人做了什么我也看在眼里,明在心里,而且9分钟这个比赛也不是检验中国未来电影水平的唯一标准,它只是开放了其中一个途径而已,希望大家也对大赛多点支持,毕竟它办得好对所有人都有好处,办不好却可能少了一个热心在扶植青年电影工作者的平台。 到最后谢谢所有人对我们团队的支持,我们只是一群年轻的新入行的电影工作者,我也不是什么导演,我只是众多幕后人员中的一个,好电影背后的辛酸很多人都体会不到,即使能体会我想也会有很多人会受不了,因为实在太辛苦,凡事,贵在坚持,这句话也送给所有有梦的人。 做事不求惊天动地,但求问心无愧。 好电影,不寂寞。 谢谢大家,第二届象山9分钟电影大赛,我们是C602团队,我们的作品是《谁是李宗盛》。 |
小黑屋|电商资讯|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 沪ICP备17006708号-3 )
GMT+8, 2024-11-23 10:2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