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2017-6-19 09: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429| 评论: 0
《莉莉国旗下的勇敢演讲》
导演:黄刚
编剧:吴伟娟
主演:饶梓露 郭睿哲 连佳佳 吴姬
摄影:陈宇
片长:11'09''12
影片简介:青春懵懂的莉莉喜欢上班里的一个男孩,她情不自禁地注意着这个男孩的一举一动。于是在一次表彰大会上,莉莉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
6月15日 腾讯视频上线
第六届九分钟优秀短片
导演介绍
黄刚
黄刚,新锐青年电影导演。所创作电影短片作品《晚宴》《南城小事》《莉莉国旗下的勇敢演讲》等多次入围海内外电影节参展并获奖,包括九分钟电影锦标赛、四川金熊猫电视节、旧金山亚洲微电影大赛、北京国际电影节、广州国际微电影大赛等等。
导演风格阐述:
黄刚的作品风格独特,具有很强的自我个性和个人情怀。作品中流露出的生活细节尤为打动人。同时他又是一位风格多样、敢于尝试和冒险的青年影像工作者,他曾参与过多种风格影片的创作,包括悬疑片、恐怖片、家庭片、青春片等等。黄刚善于权衡影视作品创作资源和环境与作品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现有资源去选择作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方式,并最终力保作品质量,有丰富的电影短片拍摄经验和个人审美风格,致力于拍摄商业艺术兼并的影视作品。
主要作品及获奖:
《莉莉国旗下的勇敢演讲》获得第六届九分钟电影锦标赛最佳人气女主角;
《南城小事》获第六届九分钟电影锦标赛九强团队;广外DV newscar 微电影大赛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羊城国际微电影大赛最佳剧情片 入围奖;四川金熊猫电视节微电影大赛 最佳剧情片入围奖; “90后的乡愁”影像组一等奖;足荣村方言微电影大赛广外校区一等奖;
《晚宴》获得2014年旧金山亚洲大学生电影节剧本五十强;2014欧洲万象国际电影节短片角 入围;2014年中影环城国际电影.新快报电影节二十强影片,最佳女主角;2015广外DV newscar 微电影大赛 最佳女主角;2016年香港卫视艺术节微电影大赛最佳剧情片入围奖;2016年羊城国际微电影大赛最佳剧情片入围奖。
您是如何得知九分钟电影锦标赛的,又是如何参与到九分钟电影锦标赛的?
黄刚:这个比赛我还在大学期间就一直有关注听说,第一次知道应该是大二的时候,同系的庄佳龙师兄作为第三届拍摄团队在九分钟拍摄了《玛丽的自然卷世界》后面才慢慢了解的。当时九分钟对我来说应该是一个短片电影的圣殿和年青才华导演的聚集地,所以一直抱着很大的憧憬。然后14年第五届的时候我在九分钟做志愿者,15年毕业刚好手头做完毕业的短片《南城小事》,就投了过来,当时也没多想抱什么期望,毕竟在往届的参赛团队里面我年纪算小,阅历尚浅,而且也是第一次投片子来参赛,后来接到聪哥的电话告知入围,就顺理成章的进入改剧本,搭团队,赴上海组委会拍片。
当初拍摄《莉莉国旗下的勇敢演讲》这部作品的初衷是什么?这个故事最打动您的地方是什么?
黄刚:本身这个故事不是我写的,她是我一直一厢情愿默认的“编剧老师”伟娟姐的本子,哈哈。我很喜欢她之前写过的一些关于青春成长的短片本子,有些很残酷,甚至私人,但那种青春的敏感和脆弱她抓的很准,这跟成长经历有关,我对这一块不是很敏感,所以后来我拿到本子后也做了一些改动,原来的本子比较轻盈,轻飘飘的,比较侧重于去讲一个十五六岁少女耽于青春的幻想,偏私人。
我当时刚拍完毕业短片,讲一个家庭的故事,喜欢比较内敛含蓄的东西,所以后面在改剧本的时候我加强了小男孩的角色分量,就变成不是太多女主角莉莉一个人的幻想,而多了一些两个人的互动拉力,莉莉在限制与勇气之间的挣扎。我不喜欢太煽情太刻意的东西,一直对拍出“日常味道”的片子情有独钟,这不关乎节奏快慢,而一定要有生活的质感肌理,你能够感受到角色的生活环境和画外的世界,种种这些都是我想尝试用“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去拍这个小女孩,所以舍弃了原来比较偏轻盈的调子,而采用比较沉稳的影像和内心细节去讲述这个故事。
应该说初衷和最打动我的还是这个本子女主角的形象,那种青春期的勇气,很敏感但又受制于周遭环境年龄不得不去压抑,我觉得可以拍出很“内在力量”的东西吧。这是我当时的创作初衷,现在拍,我可能会拍的轻飘一点,可能有很多的手持镜和浅焦特写镜头,跟着主人公走,再改我也会往青春期的残酷和肆意改,保留原来的舞台独舞戏。每个阶段想法都不一样吧,我还蛮喜欢这种做着片子成长的过程,反过来片子也记录了你每个阶段的变化。
您觉得参加九分钟电影锦标赛对您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黄刚:第一是电影的工业流程吧,这是我日后做商业作品和艺术创作的一个起始站,有些像好莱坞的电影工业,用规范化的电影制作流程去实现艺术创作,这本身不是二元对立的东西,相反有些时候更能加快效率,保证影片的质量。另外一个当然是九分钟的平台吧,像一个大家庭,很开放很多元化很宽容,你可以在这里结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像后面很多在九分钟认识的朋友我们都有保持联系和合作。
作为致力于艺术片创作的导演,您觉得什么样的机制可以让好的文艺电影能有更多机会获得投资?
黄刚:额…(我变成艺术片导演了…)其实在我眼里,并没有所谓的艺术片、文艺片、商业片之分,这可能是在国内影视环境的叫法,其实这样的定义是不妥帖的。拍电影肯定是关乎艺术表达的商业行为,之前和余庆哥聊天有讨论过,我觉得可能有些影像私人化风格化一些,能看出导演的个人印记,我觉得称呼这些为作者电影更合适。我一直认为,好的商业片导演一定是有绝佳的艺术修养和作者电影特质的,文艺片与商业片的隔阂其实没有必要那么深,艺术片为商业片输送营养,反过来商业元素带动艺术电影走出去,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点我很喜欢李安导演处理平衡的能力,我现在的阶段也是处于一边做商业项目的同时争取创作的机会,两者之间的平衡挪移我也还一直在学习,我觉得一直拍一直拍,这个问题就能慢慢解决吧。
您认为,广东电影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样的?您认为最能代表这个气质的电影是哪部?
黄刚:严格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没有特别代表性的广东电影,香港电影有,王家卫,关锦鹏拍出的香港的味道,有很小上海气质遗风的调子和小布尔乔亚式的生活氛围。许鞍华部分影片是另一路,拍出香港人的“日常”,我很喜欢她的《天水围的日与夜》,这是两路。对“广东电影”或者说“岭南电影“,我还是期待它的可能性吧。我记得高中时候看《白鹿原》,还有苏童《妻妾成群》等一些小说的时候,经常会觉得他们作品写出了关中、江南的味道:有时代的背景,和当地人们的生活,关中的粗犷,江南的潮湿,影视作品里也不乏优秀作品。例如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和张猛的《钢的琴》,东北泠冽荒废的城市背景,还有我很喜欢的耿军导演的《锤子镰刀都休息》,他的几个片子都是在讲东北故乡鹤岗的故事,很荒诞很有趣。
我也时常在台湾电影里面找到某种时空距离上的亲切,我到现在都没去过台湾,但我在侯导的电影里面找到某种相似的“故乡半到达”,我觉得这比较像潮汕电影或者说广东电影的某些特质和味道,我老家汕头处在省尾国脚,是一个靠海的城市,我生活在乡村和县城接壤的边界,新旧的交替,对城市乡村的变迁从小就很敏感,像我常会疑惑为什么这样的一个地方却没有属于当地气质的电影和文学作品,我觉得那种味道,应该是烈日底下很生猛但又不乏内在张力的东西,像我故乡的人,生蛮有力但又内敛含蓄,我觉得是很有人情味的东西。
评论
小黑屋|电商资讯|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 沪ICP备17006708号-3 )
GMT+8, 2024-11-23 02: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