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从深黑的睡眠中骤然醒来,抓过手机,赫然看见已经六点半。不知何故闹钟没响。跳下床,十分钟之内收拾出门,在电梯里搽面霜。忽然想起昨晚入睡前,身处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隔了七个小时,那个世界又遥不可及了。
**************************
Jess和Leslie也有一个自己的世界。是他们一手创造的。他们生活在美国一个大城市的郊区。Jess家境拮据,有四个姐妹,爸妈终日劳作,对他不免忽略。他是个安静内向的孩子,在学校受同学欺负,容易退让妥协,日子过得很郁闷。但他有画画的天分,善良,敏感。Leslie刚搬来他家隔壁,父母是作家。虽然家里不缺钱,可是在父母专心写书的时候,她也只能自己找乐子。她是个假小子,开朗,想像力丰富。
两个孩子在共同应付学校的挑战时结为好友。他们在附近一片树林里找到一个废弃的树屋,联手将它搭建布置成自己的“王国”。Jess的美术天分和Leslie的文学想像力相得益彰。每天放学后,他们都在那里玩,排解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彼此将对方视为最好的朋友。
《仙境之桥》(Bridge to Terabithia》当年淹没在各类儿童魔幻电影里,宣传定位也向《纳尼亚》看齐,结果被审美疲劳的观众理所当然地pass了。其实这部片子比《纳尼亚》要好。它不是奇幻片。而是相当写实的儿童成长片。
以特效为卖点的奇幻片,一般追求特效的逼真、绚丽和大场景,有时故事和人物刻画是次要追求。《仙境之桥》不是。它首先而且一直注重男孩的性格刻画和成长经历,特效使用得非常克制,也不求逼真和大场面。实际上,它故意要观众明白,Terebithia是孩子想象的产物,并不是真的。然而惟其不真,反而更美更动人。
因为这部片跟《潘神的迷宫》一样,讲述的是人,特别是孩子,在现实的压力下如何躲避到想象世界,如何在想象世界里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挫折,又如何从中学到技巧,汲得力量,回头再去应付现实。这就是成长。也是为什么艺术对我们这么重要。《潘神》很残酷,《仙境之桥》则是哀伤。
片子前半部分花了很长的篇幅描写Jess和Leslie在学校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介绍了他们的性格,直到两人找到一条秋千绳,荡过小溪,来到一片无人的树林。这片树林,怎么看都是很平常的那种小树林,但是在Leslie的想象里,它成了Terabithia王国,老鹰和松鼠是敌人,蜻蜓和其他昆虫是战士,她和Jess则是国王和王后,统治着这片地方。他们慢慢往这里搬东西,把树屋搭得有模有样,故事也越编越丰富。在电影的视觉上,这时开始出现一点点魔幻的东西。比如他们爬树时,忽然有那么一会儿身轻如燕;树上掉松果,忽然出现松鼠怪攻击他们;Leslie让Jess闭上眼睛,敞开心胸,Jess再睁开眼睛时,普普通通的河谷忽然罩了一层如梦如幻的光辉。
然而他们从小溪那边荡回来,回到家里,一切又都恢复原样。学校里的高年级学生还是欺负他们,爸爸妈妈还是在生活的重负下挣扎。但是渐渐地,他们把在想象世界里习得的勇气和技巧用在了现实世界。于是他们不光作弄了欺负他们的学生,还发现她也有自己的痛苦。对于父亲的忽略,Jess也开始反抗。Terabitha鲜明地存在于他的画册里。两个孩子进一步明白了包容和怜悯。
就在这时,一场意外改变了Jess的世界,也改变整个片子的基调,原来Terabitha还可以帮助Jess应对人生中更严肃更沉重的挑战。他必须战胜Terabitha的Dark Master. 是在这一部分,观众的心完全沉浸在悲伤和优美之中。因为悲剧,这个故事使人流连。
前面我说《仙境之桥》比《纳尼亚》好,因为它精致纯净,剧情处理得含蓄恰当,剧力丰沛,对小主人公的心理刻画得非常细致,特效谦卑地为剧情服务。两个小演员,不光漂亮,也充满灵气。Jess的小妹妹更是抢风头。成人配角也都称职。这个片子,竟然缺点很少。
当我坐在电脑前不知不觉泪流满面时,才想起很久以来都没有电影让我流泪了。总是带着嘲讽看片;总是怀疑,对生活怀疑,对艺术也怀疑。渐渐被生活风干而不自觉。
假如生活将要风干你,正在风干你,或已经风干你,不要担心,不要彷徨,记得在精神上给自己创造一个避世乐园。成年人和孩子一样,都需要自己的Terabitha。哪怕每天都得应付繁重的压力,这个乐园总是在那里,等着你,只要你记得去。
写于2009年7月14日
PS,读了小说,才发现leslie在电影美得多。书中的leslie一点也不美貌。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句,我爱唐顿庄园,爱百年前,乱世中的优雅。
转载于:http://movie.mtime.com/49498/reviews/21021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