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1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雾里看花》

[复制链接] 分享到朋友圈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许介锋 发表于 2012-5-31 23:0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片名: 偷自行车的人 / 单车失窃记 / 单车窃贼
导演: Vittorio De Sica (德.西卡)
编剧:柴伐蒂尼
 主演: Lamberto Maggiorani / Enzo Staiola / Lianella Carell
  上映年度: 1948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影片类型:剧情
  片长:93分钟 /西班牙:80分钟(DVD版本)
  色彩:黑白
  混音:单声道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胶片长度: 2306 m
    获奖情况:第二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金球奖特别奖。

影片梗概: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意大利。经济萧条。民不聊生。里奇就是千千万万失业者中的一员,幸运的是通过中介找到了一份贴海报的工作,足以养活家人。妻子用自己的嫁妆(家里所有的床单)赎回了工作必须的自行车。车被偷了,于是里奇和8岁的儿子踏上了寻车之路,最终车没找到,他自己沦为了一名偷车贼……

影片分析:本片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鼎盛时期的代表作,情节极其普通。却为今后众多的影人所借鉴。
经典回顾
              妻子抱着满怀的床单到了当铺,从床单放进窗口到被人放入高高的货架再到一叠钱出现在眼前,一个完美的上镜头。导演毫不吝惜胶片,这一没经过剪辑的镜头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并且包含着导演的一种情感,无声的控诉,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下雨了。同在一个屋檐下躲雨的还有神学院的学生,孩子和爸爸无助地望着大雨,此时周遭与他们毫无关系,他们也漠不关心包括神学院学生们叽里呱啦的谈话,他们唯一想的就是尽快找到自己的车。没有谁能帮助他们,神也不会。

              教堂里,人们看似虔诚地祷告,其实只是为了获得一碗羹。里奇在教堂里大吼大叫是对上帝的亵渎,同时也是导演的神来之笔,对宗教的讽刺和对现实的鞭策。

              里奇以为孩子落水了,他那惊慌失措的神情有别于丢失自行车的慌乱。在整部影片中这是一个漂亮的小插曲,虽然情节普通,但是那种父子情的温馨却扑面而来。此时孩子变成最重要的,丢失的车已变得微不足道。当知道孩子安然无恙时我们感受到了那份温存。

             里奇带孩子走进了一家餐厅。小孩模仿富人家的孩子吃东西,但自己似乎怎么也学不会。这一穷一富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似乎穷人家的孩子永远也过不了富人的生活。这是一种现实的写照更是现实的悲哀。
                              
                             关于本片
《偷自行车的人》是纯电影的最初几部典范之一。不再有演员,不再有故事,不再有场面调度。就是说,最终,在具有审美价值的完美的现实纪景中,不再有电影。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
他们之中的任何人都不具有演戏的经验,那名失业的工人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失业的人,小男孩是导演在看热闹的人群中物色到的,而扮演妻子的演员则是一名新闻记者。这符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原则,不加修饰,以真人真事为题材。实际上都是经过了刻意的精心安排,是无技巧中的大技巧。也许就是这种大技巧才深刻地反映出在资本主义不合理制度下的黑暗、混乱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贫穷与饥饿的悲惨生活,本片中的所有演员扮演的就是他们自己,一个真实的人及真实的生活,他们是战争的牺牲品,没有财产也没有人来保护他们的财产。
     这只是一段只有两行字的新闻报道,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更没有宏大华丽的场面,有的只是朴实无华。也许这并不是一个故事,因为如果把它复述出来听众都不会觉得它有多么精彩,但是它的影像却是无与伦比的震撼人心。导演淡化了故事凸显出来的是另一种要极力表现的东西,揭示某物抨击某物。这样,观众会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主题上而不是故事情节。
     影片所有镜头都是实景拍摄,他的意义在于使社会寓意更加深刻,镜头行云流水,它的深刻主题经过导演的提炼以后被人们时刻想起:穷人不得不为了生存相互偷盗。这是社会现实更是社会的悲哀。所有事件都是偶然发生,其实是经过导演精心的安排,如此慎密构成了影片中的偶然生活中的必然这一现象。每一个元素均是主题的具体体现及立足点。任由演员在镜头前自由的表演,长镜头是最好的表现方式,这种隐形的场面调度才是它的高明之处,导演让我们接受得顺其自然,不留痕迹。
     孩子这一角色在片中可有可无,没有他,找车的过程依然可以继续,但是他终究是必不可少的,他是这一事件的见证者。那是一个令人揪心的场面,。有他的存在让整部影片赋有那世间最后的温情。
     片尾,孩子拉着父亲的手,两人泪流满面。此时所有的无助与绝望将他们击退,导演毫不留情地毁灭掉所有希冀,受苦的人们就像索多玛城里悲哀的棋子,看不到那最后的幸福。在痛苦这样决绝地流露中导演的目的达到了,车依旧没有找到,苦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父子俩看不到丝毫曙光,这就是现实,被导演无情地揭露了出来,这不是一个喜剧结尾,我想,他也看不到在这个现实中饱受贫穷之苦的人们的幸福在哪里。

                         关于导演:德.西卡
维托里奥•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生于1902年7月7日,逝世于1974年11月13日。意大利导演兼演员。二战后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复兴中重要的导演,而且是一位极具才干与魅力的演员。其作品对战后意大利底层人民流露出深厚的人文关怀,而且风格极其自然,毫无矫饰。16岁登上银幕,21岁跟他人一起搭台演戏,成为舞台剧的偶像巨星。1932年开始成为电影明星,主演浪漫喜剧。1939年开始跟罗西里尼和维斯康提一起关注老百姓的生活,1942年以《孩子在看着我们》掀起一场电影的革命。战后执导《偷自行车的人》,将新现实主义美学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之后因导演作品的商业失败,将主要经历转向表演,一辈子共参演了150多部影片。
     德.西卡的父亲是一位对表演很有兴趣的银行小职员,他鼓励自己相貌出众的儿子去学习表演。于是一切都变得明了起来,德西卡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之后再从事导演工作,对毫无演技的演员也能如鱼得水地把他们调度得与专业演员毫无二异,自然地在镜头前表演,《偷自行车的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此外:德西卡的代表作还有《擦鞋童》1946,《米兰的奇迹》1951,
《温别尔托.D》1951.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分享到朋友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小黑屋|电商资讯|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 沪ICP备17006708号-3

GMT+8, 2024-11-24 21:0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