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片何去何从
事实上短片进入院线并不是开疆拓土的新事务,早在上世界六七十年代欧美的艺术院线已经将短片搬上了大荧幕。就我所知在我国的台湾香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出现过上院线的短片。历史上中国短片上院线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同一主题下的短片联播,比如1982年杨德昌参与过的《光阴的故事》 ,1983年 胡金铨 李行 白景瑞 《大轮回》, 1983年侯孝贤《儿子的大玩偶》,邵氏出品的《欢乐假期》《骗财骗色》短片集,王家卫参与的《爱神》。大陆的有1997年《爱情麻辣烫》它们在票房上也有过不错的成绩,甚至培养出若干大师级别的电影人。 另一种形式就是加映模式,在我国大陆8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加映短片一度成为一个电影院固定的保留项目,多以动画片和科教片为主《比如邋遢大王历险记》《防止鼠患》《三个和尚》《球票风波》等,但是随着市场化经济后,并不参与票房分成的短片,由于没有经济支撑在院线销声匿迹。但是现如今又将短片的话题放到院线的这个领域来谈,或许真的是由于新的状况新的需求所引发的相关讨论。 说到短片不得不提一下作为中国独有的视频短片——微电影,它是2010年初的提出的一个新名词,最近成为了视频网站乃至电视台的新宠。实际上微电影在一开始的发端就源自于强烈的商业目的,或是品牌推广,或是演员炒作,带有很多非短片本质的需求。从dv作品升级上来的微电影,商业的企图可谓霸气外漏,甚至在称谓上也是个不动声色的植入,当时提出这个称谓的目的是为了拓展微博的这个概念,这个微字不仅仅是小的意思,微电影是基于微博传播为基础的短片类型。不然早就电影短片这个类型,为什么要有微电影这个概念,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名称变换实际上承载很大的商业目的。 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我们找到一种新的视频广告形式,同时支持了一部分擅长剧情电影的制作人,为很大一批毕业于视频制作的年轻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坏处是——在还没有形成短片成熟市场的情况下,扭曲了大众对于短片的正确认知。让观众误以为短片就是微电影,带有浓烈的广告色彩。 事实上电影短片和微电影是上不同视频领域的两个存在,或者说微电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短片新模式,它隶属于短片的新门类,由于他们的制作目的不同,他们的资金筹集的方式也不一样。短片的资金更多是来自于电影制作公司或者电影的艺术基金会,它的存活需要足够规模的发行渠道,或者院线,或是电视台,或是艺术机构博物馆的收藏。而目前微电影的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来自于厂家,委托制片团队或者企业代为制作,目的只有一个传播,不光要免费传播,还需要给到一定的推广费,付费扩大传播,它本身没有发行的回收需求。它的最大目的就在于传播,而不在于短片本体的艺术价值。不可否认很多微电影也拍得相当有 水准,但在目的上确实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在我国比较接近国际化短片概念的是由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电影评论学院推出的青年短片实践活动——九分钟电影锦标赛所产生的九分钟电影。2009年10月九分钟电影推出了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短片作品《初吻》他上传到土豆以后获得了800多万的点击率。它具备了一下几个条件:没有广告植入,资金来源于公益机构,相对低廉的工作酬劳——这是中国第一部用redone拍摄的故事短片,却以惊人的3.5万完成了所有制作。(以非商业为目的的短片,不具备支付巨额酬劳的条件)而2010年佳能公司为了推广5D2这个款机器,分别邀请了宁浩和姜文导演制作的短片,平均制作成本达到了300万。由此看出短片目的不同,成本的高低也不一样。 在国内要想真正做到短片进入院线的这个构想不是不可能,但是要形成一个合理的产业链,确实需要接受一个事实——我们国家基本没有这个文化土壤,一个急功近利的民族,只讲究经济效益的国度,如何来产生沉静思考的艺术之花喃?要想真正建立这套产业链首先要从改变对短片的观念下手。短片是独立思考基础上的一种自由创作,它需要真诚的表达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这个时代的具体思想,它的艺术价值可能远远高于它的市场价值,它目的在于探索影像本体上的潜力,而非急功近利的票房。他需要付出很大资本对国民大众的鉴赏力做出积极地引导。因此短片在其他国家更像一种民族文化的塑造,短片的扶植更多应该是国家文化部的工作。 2013年2月,九分钟电影有幸受邀参与了法国克莱蒙费朗短片节——中国短片新势力的展映活动。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在这里将我看到了听到的告诉大家,希望这些内容和信息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全球的短片发展来看,我国是非常落后的。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短片的发展多则数十年,少则十几年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产业链,影片类型上五花八门有实验类短片,纪录短片,动画片,剧情类短片,这些作品思想之奇妙,手法之繁多,涉及题材范围之广泛,令国产短片望尘莫及。短片电影节作为一种特别平常的文化活动在其他国家生根开花。光法国一个国家就有100多个短片影像节,一个省一个城市,一个社区,甚至一个班委会都可以成立短片电影节。而他们的资金投入比重也可以看出他们所关注的重点,实际上他们更多的是将资金投入到了对短片作品的生产中,而非展映活动,在短片这个领域,先进的国家有几个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务实推广——他们的影像节活动主要是以交流为目的,完全没有光辉靓丽的舞台,也没有作秀表演的成分,在颁奖典礼这个环节,做的相当的简朴。由显得很有条例,主体上除了展位交流以外,他们每天都开设一些较为务实的论坛,我举几个论坛名称《如何让你的短片获得更多的发行渠道》《如何申请基金完成的你的短片》《电视台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组委会牵线搭桥,将相关人士聚集在一起演讲讨论,最后交换名片。而在我国我参与了不少所谓的国际短片电影节,但组织者更多的是在通过活动敛财,更多成为了地方政府的秀场。这个观念其实相当落后,这也再次理解为什么九分钟电影锦标赛在国内的推行如此艰辛,因为它将所有的钱投入到了短片制作而非秀场。但是大部分的地方政府不太注重文化建设,只在乎秀场建设,活动一大堆也很热闹,真正留下的文化内容很少。 其次文化投入——我们摊位的斜对面有个叫CNC的机构,它是一个法国文化部下的机构,也就是所谓的国家机构,CNC的工作有点类似九分钟电影组委会的工作,他们也需要审核剧本和团队资质,一个短片的资金援助平均大概是20万欧元,(前期拍摄要求25天完成)。同时CNC也负责引导短片在各个渠道的放映工作。这样的机构在法国不是一家而是3家,于此同时每个省和市也有独立的类似机构,一个6500万人口的法国,光这三家短片援助机构每年对法国短片的资金投入就达到了2亿多欧元,相当于16—17亿/一年,这个是没有任何回报的,国家无偿援助拍摄短片的费用。因此在法国就存在专门以拍摄短片为生的导演。中国号称第二大经济体,一个活动动辄几千亿元,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无偿给艺术行业提供哪怕几百万元的援助,或许是我孤陋寡闻。 最后是精确引导——在法国短片也是分级的,CNC每年会在学校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放映短片,一年4000余场,同时又近400多部优秀短片,作为长片放映的加场,或者短片集锦放映在各个院线流通,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短片被电视台购买,在法国有两个专门的短片频道,负责放映各国的短片。在此我们最关心就是分级放映,这样做的好处应该是不言而喻,同时以国家出面的放映也体现政府对民众的服务意识。起到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这就是我所亲眼看到的事实,看看我们的差距,我想不仅仅的钱的问题。艺术的多元化,实际上是幸福生活的话题,公益为目标的短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趋利为上民间资本恐怕难以在短片这个领域,有文化上的大作为。短片走向院线不仅商业的问题,更是国民素质,文化修养上的问题,希望中国的短片能迅速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在世界的短片领域越走越精彩。
邱琦2013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