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信息:前后制作长达四年,只有39个镜头,却与七个不同的摄影师合作,从美国、匈牙利、德国、法国等,以不同摄影师的独特风格创造出不同的精采片段,剧情以轮转式的从某一个角色的观点游移到另一个角色,鲸鱼马戏团在小镇上的出现,超过六百名的非职业临时演员,融合了早期纪录剧情片式的真实,加上精准的场面调度及强烈的视觉风格,以表现出东欧社会的现况,一块身处在欧洲社会的中央,却是国际社会最边缘局外的景况。
这部电影可解读分析的地方太多了,多到必须要拉片才能没有遗憾,这里先整理几点看完后的直观感受为下一篇长文留点碎片素材。
1,开场酒吧表演是第一个完整长镜头,时长超过十分钟。“演示日食”写出了人们对于未知的恐惧,也会下文埋伏笔提供动因,甚至可看着第一次点题。
2,接着第一次出现走路的长镜头。这个长镜头开始会被忽略,但看完全片就会发现描述走路的长镜头前后共出现了超过五次,不由让人联系到主题,电影中,“行走”的目的是工作、散播恐惧、暴乱、逃亡...这些盲目的走动体现的是人的天性,我对于这种重复的长镜头描写的理解是:人类永远都在无知的道路上盲目行走。
3,关于“描写行走的长镜头”,景别最小、最为触目惊心的一个是主人公和音乐家叔叔收集签名的那一次,镜头对准两人行走时的侧脸,一路跟拍,时常达到两分钟之久,对于这个镜头的用意,我的理解是:大景别展示人群体现普世性和人类力量的描写,这样的小景别强调这个动作的个人化,具体到这个故事里就是叔叔和主人公与群众的盲目暴力区分开了,但人们盲从于叔叔的权威,最后成了这个动作的受害者,人类普遍意义上的悲剧性被放大。
4,第一场广场群戏是主人公去参观“鲸鱼马戏团”的时候发生的,人群对鲸鱼马戏团的恐惧表现出的外部形态其实就是不知所措。主人公穿过广场,人群静默站立,像一组组雕像。这个景象让我想起了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雾中风景》中的一处场景和这个场景如出一辙,其表意也是大差不离:无知和麻木。
5,然后主人公进去参观了那只巨大的鲸鱼,配乐响起。电影的配乐不多且重复同一段庄严肃穆的管弦乐曲,这里的适时响起有强烈的情绪指向性:主人公探知真相后的震撼和了然。这是件振奋的事情所以音乐的加入强化了这样微妙的情绪(同样的音乐运用在第一场酒吧表演里就有使用,主人公解释日食,音乐响起,真相(真理)总是让人振奋),但可悲的是主人公走出那个卡车车皮,告诉路人里面只是上帝不可思议杰作的时候,路人的不信任和更加恐惧告诉了我们故事的走向,也进一步放大了人类拒绝真相、恐惧内心的本性。
6,下一场便开始涉入政治隐喻的成分,这一点由于我对匈牙利政治不了解就不解读。但还是能看出对于二战的反思和影射,侵略者借用主人公叔叔的号召力将无辜百姓搞成反动分子加以迫害,主人公盲目中被卷入这场洪流以致被追捕迫害。在恐惧的驱使下,人人开始互相迫害攻击,从对鲸鱼的恐惧到因为不明战争真相对于“身份”的恐惧,百姓开始在盲目的回路中打转:广场暴动、砸毁医院...其中对于法西斯的影射特别有意思:警察局长的两个儿子穿着制服在房间里吵闹,嘴里叫嚷着“我就不安静,我就要你们烦”。这也是影片里为数不多的趣味性场景,当然前提是能读懂这个场景的用意。
7,群众砸毁医院的那段长镜头是影片最精彩的一段长镜头。从进入医院的吵闹到人群离开医院时的集体沉默缓缓前行从影像到立意上保持了高度统一,进医院的暴力和吵闹在看到骨瘦如柴的裸体老人时停止,群人走出医院时镜头升起向前缓缓尾随人群停住。从进医院的小景别跟拍到出医院的摇镜上升,整个动作运行流畅(起初我感觉走廊跟拍是轨道车推的,后来发现不是,因为一个镜头里摄像机越过门槛了。后来发现这个超级长的长镜头几乎肯定是手持跟拍的,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要多么稳的一双手才能拍出这么平滑稳定的长镜头),配合画面里的急促到缓慢再到画面停在阴暗角落里的主人公脸上。这个时常超过十分钟的长镜头表现出的是难以置信的信息量和视觉震撼,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个堪称艺术精品的长镜段落,肯定是经过反复打磨甚至偏执狂一样的追求完美才能达到的效果。
8,切画后的那个天花板仰拍下落长镜头配合朗读日记内容其实也就点明了这部电影的主题和导演想要传达给我们思考的东西:王子说,他们所建造的,和将要建造的,他们做的,和将要做的,都是欺骗和谎言;他们思考的,和将要思考的,都是荒谬;他们这么认为是因为他们害怕,害怕的人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他说他喜欢这样,喜欢所有的东西都四分五裂,这是废墟中的建设...对毁灭的单一情感是不可改变的、致命的,我们找不到憎恨和绝望的真正目标,所以我们带着愤怒冲向我们遇到的一切...
9,最后,主人公的房东,那个无辜的鞋匠死在了垃圾堆里,也成了整部影片唯一一个被描述死亡的角色。而这个无辜者的死,成了一个黑色的标签和无情的讽刺。然后主人公出逃、被抓、被精神病关进医院。最后导演把一个缓慢的拉镜头用在了主人公身上,这个唯一的真理探求者、最有希望摆脱无知愚昧的人,也被一个这样的推镜头推进了普世的背景板里。
10,影片的结尾是主人公的音乐家叔叔走在广场上,马戏团的车皮被暴动者摧毁,巨大的鲸鱼趴在广场的空地上,他走过去看着鲸鱼的眼睛,走开了,停住又回头看了一眼,还是离开了。这个时候浓雾降临,世界越发迷茫混沌,那条腐烂发臭的大鱼用空洞的眼睛注视着屏幕外的这个世界。
补充:全片时长两个多小时,只用了39个镜头,所以不难理解我频频谈到长镜头。长镜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就像是一种语法和句式,其作用在这部片里更加明显,长镜头的缓慢凝滞能体现时代的断裂感和人物的迟钝思维的滞留,在直观感受上,长镜头因为过去注重“呈现”而往往使人对这个镜头场景的用意进行更多思考,也便有了“长镜头就是思考”这种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