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把文化改革发展"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而说到"文化的改革与发展",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主管部门——文化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烙印,是一个时代的灵魂。过去的5年,我国文化建设工作成就斐然,然而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如何避免让文化工程成为"地产工程"?如何让文化改革惠及百姓?文化部部长蔡武昨天(13日)做客中央台直播间,畅谈文化改革的"中国梦"。
2012年,中国的文化领域发生了很多大事,比如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扩大了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一些国产影片创造了史无前例的高票房,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在动漫等创意文化产业的巨大投入也在显现出有质量的回报…在这些数字与荣耀背后,文化部部长蔡武坦言文化工作曾被重视得不够,但近几年文化建设正在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
蔡武:担任文化部长5年了,这一届任期中有一个深刻感受,过去,文化建设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日程中间,说起来重要,但是有时候在实际中是被忽略的,为什么呢?因为它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也就是花钱的单位。这几年越来越感觉到文化建设已经从边缘地带开始逐渐走上了舞台……不说中央,至少到0.618黄金分割点了,开始关注了,为什么呢?就是人们认识到现代化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文化确实不行,腰包虽然鼓起来了,但是脑子里空了。
将建立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退出机制 不符条件即摘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把文化改革发展"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文化发展需要决心,也需要耐心,如何避免文化工程成为"形象工程"甚至"地产工程"?两会期间,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文化产业园已经超过万家。对此,蔡武明确,目前文化部只命名了8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并将建立退出机制。
蔡武:有网友提出,说好多地方挂一个文化产业园,圈一块地又搞了房地产。其实这个说法在网络上流传了很久,但是我们认真做了调查研究,发现实际情况可能和网友的感受还有点距离。现在我们文化部批准命名的全国性文化产业园区只有8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概是240多个,标准还是很严格的。另外,文化系统不仅仅是文化部一家,还有广电、新闻出版,过去也命名过一些产业园区,但大体上是有标准的。我们觉得要不断的创新我们的管理方式,我们提出了要建立一个退出机制,就是不符合条件的就要摘牌子。文化文化产业园区有相应政策的。
记者:摘过吗?
蔡武:摘过的,摘了两个,这也是一种退出机制。
严禁地方使用公款请“明星” 严控在节庆活动期间办大型文艺晚会
针对群众反映文艺演出追求大场面、请名人,甚至一台晚会要花掉上亿元的情况。蔡武用三个"严格"来回应——严格控制政府主办、财政出资的节庆活动,严格禁止使用财政资金邀请各类名人明星参与活动,严格控制在节庆活动期间举办大型的文艺晚会。
蔡武:过去几年我们已经注意到,在一些艺术活动中间,特别是一些各类形式的晚会中间,大制作,追求豪华,甚至奢侈浪费,盖过了艺术的本体,我认为这是一种不良的习气。特别不允许地方政府拿着公共预算的资金、公共的钱请大腕明星。
记者:怎么来监督他们?
蔡武:我们对文化活动、节庆活动,制定了严格的审批办法,要下大力气做好全国的节庆活动清理和规范工作,从源头上遏制大制作和公款请明星的现象。坚决反对比拼名人效应,反对铺张浪费。这个其实管起来也很容易,各级地方财政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管控,把审批的一支笔管住,就管住了。
保护农民群体权益 为艺术家创造良好环境
5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工作成就斐然,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初步建成,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全面实现免费开放,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基本完成……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我国基础文化建设也面临城乡二元对立的矛盾。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住进高楼,他们的文化生活是否也进入了"城市节奏"?在城镇化过程中,蔡武强调要特别保护农民、尤其是农民工群体的文化权益。
蔡武:他们过去是农民,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为他们服务的,但是他们不生活在农村,他们进了城,在城里务工,但是他们又不是城市居民,城里的文化服务体系原来的工作中不包括他们,就成了一个空白。所以从三年以前开始,我们和国务院农民工办公室联合在全国搞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支撑,逐步形成一个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烙印,文化作品是一个时代的符号。蔡武表示,要全力支持有志于从事文化创造的人,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
蔡武:要为艺术家创造好的环境,什么叫好的环境?一个和谐的环境、一个宽松的环境,能够使他们的创作源泉充分引流,能够使他们的创意可以自由驰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民群众需要的,我们要努力研制、创造。
|
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