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金基德的电影是老王在赏析课上的《弓》,几乎没有对白和对于性的隐晦是我当时的直接体验,也是我第一次开始了解并关注到这个韩国导演。因为金基德的很多影片在国内是无法上映的,而我除了一些较熟知的影片外都是一种偶然遇见,例如《野兽之都》是在一堆毛片种子中发现,或许是因为金基德女性主题比重的缘故被一些盗版者所收纳进这些影片中。而这个《鳄鱼藏尸日记》是在淘碟过程中无意中发现,听老板说这个碟以前确实没出过,我当机立断直接买下。 这是金基德1996年的处女作,和那部半自传色彩的《野兽之都》同年,以金基德拍片的速度一年两部片子没什么问题。实际上这部影片相当的粗糙,且有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比如漏光,照明不足,声音混乱等问题,这在国内首先就过不了技审了。但是作为处女作依然掩盖不了这个非科班天才导演的光芒。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金基德后面几乎所有作品的端倪和印记,有些导演一生只拍一部电影这才他的身上非常恰当。 首先是男主角,任何一部金基德电影的男主角都处于社会边缘或政治边缘,似野狗般苟活,这种无归属感贯穿了所有金基德电影。在处女作中,男主角为河边的流浪者靠着打捞溺尸,赌博,诈骗与做小买卖为生,靠着所谓男人的暴利掌控着这个毫无血缘的四口之家(加后来的女性),在影片中男主角所站立的位置是远离社会的,所以呈现出来的更多是一种动物般的野蛮,永远是带血的伤口和无尽的使用暴利统治着身边。 其次是女主角,作为金基德的电影,一定有这么一位女主角,同样被社会或爱人所抛弃,或者直接被男主角囚禁。和《坏小子》如出一辙,这里的女主角在男主角的救赎后,处在一种监视,打压,性对象的状态中,慢慢地形成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但在处女作中并没有极端到底,女性身体上虽然屈服了,但内心还是有着反抗而最终沉如湖底。和往后的影片一样,女性作为欲望的纠缠体无一不在影片中出现,最后男主角在爱与不爱中和女主角相依坐在了河底,这部影片的结尾似乎并没有那么绝望,起码男主角还有着生的希望。 然后是暴力,金基德的暴利是切肤之痛的,在这里暴力相对后期的片子来说算是隐晦的,没有后面来的生猛和直面,有暴力但还是克制了,很多时候靠声音和物理的遮挡来营造。当然有些地方形成了后期的风格,例如老人为男主角缝受伤的生殖器,在水下割腕等。 还有符号,在金基德的影片中不太会躲避问题,但问题提出的方式往往是以暗喻的技法。例如影片中纸船隐喻了飘漓的人生,人终究没有方向而沉入水底,涂上蓝色颜料的乌龟是在对女主角产生感情后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四方形的饮料贩卖机伏笔成最后爷爷的棺材,而水底的画框和椅子成了最后两人的天堂,天堂相较于地上而言,等等。 有一种特质,这是金基德独有的,就是有两股力量,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服从,这完全是动物般的征服,从来不依赖任何伦理道德。 最后是死亡,金基德电影逃不过死亡,而所有死亡都如此美且如此具有寓言性,这也是我逃不过金基德的原因。 就是这样,金基德在这样一部作品中就开始对社会,对人提出了问题,而且都试图给出所谓的答案,虽然这些答案是如此的绝望。 思考吧,或许上面很美好,或许下面才是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