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9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蒂姆-伯顿的电影世界(上)

[复制链接] 分享到朋友圈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gaomin521 发表于 2013-4-9 14:3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58年蒂姆-伯顿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班克市,这里是美国影视娱乐业的核心区域之一,许多电影公司和电视台都将摄影棚搭建在这里。蒂姆-伯顿一出生似乎就和电影有了无法割舍的渊源,小蒂姆-伯顿的童年是孤独的,他由自己的祖母抚养长大,多数时间里他是一个内向而孤僻的孩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躲在房间里画画和看电影。蒂姆-伯顿在童年时代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天份,他的想像力驰骋在神秘、诡异的虚幻世界当中,无论是幽灵、古堡还是吸血鬼这些具有浓郁的哥特式风格的元素总能够引起他无限的联想。1978年蒂姆-伯顿从加州艺术学院毕业之后进入著名的迪斯尼动画公司,从此他正式进入电影行业,而他那独特的电影风格也开始一步步地形成。

他在迪斯尼期间执导拍摄了一部名叫《文森特》的动画片。这部仅有五分钟的粘土动画片表现了一个名叫文森特的小男孩的孤独生活,他的脑子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而新奇的念头,但却受到成人社会的压抑,他陷入到深深的孤独之中,活在冥想中那充满鬼怪的世界里。

   《文森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蒂姆-伯顿式的哥特风格,阴郁、神秘、黑暗的氛围在每一个镜头中洋溢着,甚至是人物的造型也是蒂姆-伯顿的经典模式。尽管只是一部动画片主角文森特的造型和剪刀手爱德华却惊人的相似。《文森特》拍摄完成之后迪斯尼公司的高层认为这部作品恐怖、阴暗,不适宜儿童观看因而将之封杀。回忆起那段时间蒂姆-伯顿觉得非常苦闷,他感觉自己如同是一间僵尸工厂的作业员每天机械地重复着毫无意义的工作,幸好那个时期已经成为永远的过去。蒂姆-伯顿与生俱来的天赋还是支撑着他渡过了创业最艰难的初级阶段,很快的得到了拍摄大制作影片的机会。

    蒂姆-伯顿所心仪的哥特式风格最早是一个建筑学的概念。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种以尖顶大教堂为最显著特色的建筑风格大行其道,这种风格往往利用笔直的立柱、高挑的天顶、多尖的拱门营造出升腾的感觉,而彩色的玻璃和建筑空间中大量存在的纵向延伸的线条,则勾勒出迷离而神秘的氛围。哥特式风格后来被移植到其它艺术门类当中并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尤其是以在文学领域的发展最为著名。哥特式的文学作品善于描写黑暗、空虚、恐怖、凄厉的场面;古墓、墓地、幽暗的森林是哥特式风格最为主要的场景;虚弱病态而神经质的青年和披着黑色斗篷的吸血鬼是主要人物,而这些都成为了蒂姆-伯顿所心仪的哥特式电影的主要象征符号。

符号之一:哥特式女孩
    谈及蒂姆-伯顿的哥特式风格必须从他个人的形象谈起。
    蒂姆-伯顿被称为好莱坞怪客并不仅仅因为他的电影风格的怪异,实际上蒂姆-伯顿本人的外形也令人侧目,他总是身穿一袭黑衣、蓬乱的头发、脸色苍白、眼神中总是流露出深刻的忧郁。
    蒂姆-伯顿对于哥特式风格的喜好表现在他个人生活的每一个侧面,甚至是他的妻子演员海伦娜也似乎是他精心挑选出的哥特式女孩——大眼睛、尖下巴、同样苍白的面容、眉宇间总有种挥不去的阴霾。
    海伦娜曾经多次出现在蒂姆-伯顿的影片当中,而在其它的几部影片当中女主角也无一列外是这种类似的相貌。经典影片《剪刀手爱德华》中的女主角维诺拉-赖德以及《断头谷》中的克里斯蒂那-里奇都是这种风格的女孩。

符号之一:哥特式的狗
    蒂姆-伯顿的电影中不厌其烦地出现小狗的形象,经典的场面更是层出不穷。
   《剪刀手爱德华》中爱德华为小狗设计造型的一场戏恐怕是我们中国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场面了。蒂姆-伯顿显然非常喜欢狗,不过在他的电影中出现的狗一般都没有什么好的下场,在他早年拍摄的影片《小科学怪人》中一只名为斯派克的小狗刚一出场就被汽车撞死,小狗的主人小男孩维克多同样是一个热爱科学富于幻想的孩子,在他的光电试验下小狗斯派克居然又复活了,被撞地七零八落的斯派克用线缝在了一起,摇头晃脑地成为了一只僵尸狗,这只僵尸狗使得整个小镇陷入到恐慌之中。而在蒂姆-伯顿的新片《骷髅新娘》中小狗则干脆成了一具骷髅,这只小狗的主人也叫维克多,延续到《小科学怪人》中的情节我们几乎可以认定《骷髅新娘》实际上就是《小科学怪人》的延长。

符号之一:哥特式青年
    在演员方面,最令人称道的自然是蒂姆-伯顿同约翰尼-德普的合作,德普无疑是蒂姆-伯顿最心爱的演员,他的形象气质实在是上帝预备给蒂姆-伯顿的绝佳礼物。卷曲的黑发、苍白的面容、神经质的嘴角、还有他那独特的飘忽不定的说话方式、约翰尼-德普那怪异的表演风格成为了蒂姆-伯顿所推崇的哥特式风格的核心之一,他利用德普所饰演的一个又一个人物串连起各种各样新奇诡异的电影元素,并依赖表演所传达出的强大的戏剧力量将这些迥然不同的影片赋予了浓郁的个儿风格。

    自从《剪刀手爱德华》开始约翰尼-德普主演了蒂姆-伯顿个儿风格最为强烈,同时也是最令人称道的几部影片,其中又以《断头谷》最为著名。这部影片是蒂姆-伯顿那独特的电影风格的集大成之作,它将哥特式风格的那种怪异、阴郁和诡异这些与死亡这个概念密切相关的气质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成为了哥特式电影中无可替代的经典。《断头谷》这部影片除了完整地具备蒂姆-伯顿哥特式电影的所有符号之外,更是深入的涉及了哥特式风格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死亡。

    早在1985年蒂姆-伯顿就曾经拍摄了一部以鬼为主角的影片《哗鬼家族》,实际上这也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由真人演出的长片。从此蒂姆-伯顿一发不可收拾,在他其后拍摄的十几部影片当中有将近一半的作品涉及到了死亡和鬼怪的内容,蒂姆-伯顿对于死亡题材的偏爱可见一斑。
    在拍摄《哗鬼家族》之前蒂姆-伯顿长达三年没有拍摄任何电影,他在等待一个机会或者是在等待一个伯乐,好使得他头脑里的那些诡异的画面变成实实在在的影像。1985年华纳兄弟公司将一个低成本的电影故事交到蒂姆-伯顿手上,这就是后来的《哗鬼家族》,这部影片在相当的程度上实现了蒂姆-伯顿最初的理想。

    影片的故事以一场意外事故做为开始,年轻的亚当夫妇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亚当夫妇不愿意离开自己心爱的家终日游荡在房间里成为了一对幽灵,两人原本以为可以这样安静地长相厮守下去,但不久之后麻烦来了。他们的房子被出售给了一个三口之家,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小女孩搬了进来,亚当夫妇看得见人而人则看不见鬼,于是一场死人和活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此展开了。亚当夫妇自然极不情愿外人闯入自己心爱的家,况且那个酷爱雕塑的女主人搬来的奇奇怪怪的作品实在让人看不过眼,于是他们准备像大多数恐怖电影中的鬼一样,吓走闯进来的不速之客。不过亚当和巴巴拉这对鬼夫妇的吓人手段实在不怎么高明,俩人费劲不少,收获甚微,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求助于著名的阴间大法师甲克虫汁先生,只要叫三声他的名字,这个爱管闲事儿的恶鬼就会出现。

    《哗鬼家族》这样的鬼片在当时的好莱坞大行其道,结果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大部分此类影片都以人类为主角,描写他们进入到某个神秘诡异的场景中,紧接着遇到了恐怖的鬼怪,当然,最后的结局也往往是人战胜鬼,正战胜邪的固定套路。但蒂姆-伯顿的这一部《哗鬼家族》却另辟蹊径,他完全是以鬼的视角为出发点,站在鬼的立场上去窥视人的世界。

    片中的亚当和巴巴拉这对鬼夫妇简单善良,甚至多少有些迂腐,相对而言他们刚刚离开的那个人类世界却突然以一种狰狞的面目出现。对于习惯了惯常套路的观众而言,这当中是一种颠覆式的理念,它的核心在于通过一种喜剧的方式消解了人们对于死亡以及鬼怪幽灵的恐惧。让观众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上去反思生命的本身,这一点也成为了蒂姆-伯顿绝大多数鬼片的独特表达方式。
    《哗鬼家族》还塑造了一批电影史上罕见的可爱的鬼的形象。当亚当和巴巴拉来到地狱寻找解脱困境的帮助时,蒂姆-伯顿通过自己那匪夷所思的想象力为观众展现了一个令人大跌眼睛的地狱场景,这些场面最令人拍案叫绝之处在于,鬼片中惯常出现的血腥,暴力,诡异的元素一样不少。但这些元素在蒂姆-伯顿手中却偏偏产生不了一点让人不舒服的感觉,它更像是一个冰雪聪明的孩子做出的恶作剧,尽管有些淘气但却透着可爱的精灵古怪,有趣的哗众取宠。

    蒂姆-伯顿关于死亡的作品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带有明显的节日狂欢色彩。万圣节是欧美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最早的含义大概是以追思亡故的亲人为主,有点类似于中国的清明节,但在后来发展历程中万圣节逐渐成为一场包含化妆舞会、恶作剧、刺激的恐怖故事为主要元素的狂欢,尤其是孩子们成为了这个节日的主角。在美国,这一天的夜晚当南瓜灯点燃时,孩子们会穿上各种各样的服饰去按响邻居家的门铃,当然早已有所准备的开门人也会装出一副备受惊吓的表情,这就是万圣节的全部意义所在 。用娱乐的方式触及死亡的主题,而这一点也恰恰是蒂姆-伯顿电影最主要的特征。
  
1993年的影片《圣诞夜惊魂》就是一个这种狂欢式的鬼片最显著的例证。虽然没有做导演,做为这部影片的监制,蒂姆-伯顿还是为它打上了自己风格的烙印,实际上在大多数人眼中它同样是蒂姆-伯顿作品序列中的一部。

    《圣诞夜惊魂》以鬼故事的经典人物骷髅杰克为主角,这个万圣节镇的首领,鬼怪狂欢的策划者出场的时候有些无精打采,因为他尽管深受各种怪物的爱戴,但是却没有谁知道他内心的痛苦。他有着诗人般忧郁浪漫的情怀,渴望着不同于万圣村邪恶之灵的生活,他厌倦了每年一成不变的万圣节活动想找点儿新刺激。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无意中在树林的深处发现了一棵围着一圈门的奇怪的大树,他被其中的一扇刻有圣诞树的门深深吸引了,好奇之下,他打开了这扇神奇的门,结果一下子坠入到了另一个洁白的冰雪世界——圣诞镇。这里是另外一个节日,圣诞节的策源地。镇上明亮的灯光和斑斓的色彩使得杰克惊奇不已,而镇上的那种欢乐的气氛,更是让杰克心驰神往。为了体会圣诞节,骷髅杰克绑架了圣诞老人,并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为圣诞节生产礼物。骷髅杰克本来有着美好的愿望,他要给人们带来欢乐。可糟糕的是,他手下的妖怪却只会生产各式各样吓人的玩具,他们误以为这次又是伟大的杰克想出的一个整人计划。圣诞节到来了,各种各样的恐惧礼物被装进袜子里送到孩子们手中,在礼物被打开的那一刹那,一切都乱了,圣诞节意外而又不可避免地,变成了万圣节。当大人们从孩子们的惊叫声中醒来后,看到的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每个人都愤怒了,他们架起了大炮将穿着圣诞老人衣服,正满心欢喜地驾着鹿车飞过天空的杰克一炮轰了下来。

    《圣诞夜惊魂》是一部以实物木偶为对象,逐格拍摄而成的动画片,为了拍摄这部电影蒂姆-伯顿请来了好莱坞100多位最著名的逐格动画高手加盟,他们在4000多平米的摄影棚中精心搭建了20多个场景,即便如此,由于制作难度太高这部影片平均每拍摄一分钟的镜头就要耗费一周的时间,整部影片更是拍摄了两年才得以完成。这是蒂姆-伯顿第一次大规模地实验他所推崇的逐格动画技术,同时也是好莱坞历史上第一部如此规模的逐格动画木偶片。《圣诞夜惊魂》为蒂姆-伯顿在2006年推出另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逐格动画作品《骷髅新娘》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无论从何种角度上2006年蒂姆-伯顿导演的《骷髅新娘》都是一个奇迹,它所具有的元素丰富、复杂,那些关于一部蒂姆-伯顿电影的所有表述:古怪、创意、童话、黑色幽默、商业剧情、华丽的音乐歌舞表演等等等等,你都可以在这部影片中看到,但它们又是那样的截然不同。

    这是一部你没看之前完全无法想象的作品,它筹划了10年,拍摄了3年,蒂姆-伯顿亲手绘制了所有人物的造型草图,从世界各地请来的艺术家夜以继日地将它们制作成瑞士钟表一般精密的木偶,所有人物头部都会安装精心设计的机械装置,转动不同部位人物面部就会相应呈现你所能想象到的人类的所有表情。然后这些艺术品被放进摄影棚里逐格逐格地去拍摄,电影的每一秒钟有24格,《骷髅新娘》的每一秒就等同于24个镜头,这需要24次开关摄影机,24次调整木偶的姿势、表情。这都还算是相对简单的工作,复杂的事情更是多如牛毛。比如骷髅新娘那漂亮的婚纱如何才能随风飘扬起来?用鼓风机!那样的结果就是木偶本身和婚纱一起飞扬起来,所以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用精密绝伦的机械装置。对于我们这些观众而言《骷髅新娘》的拍摄过程是怎样的漫长而枯燥,若非相信天底下真的有人对电影有偏执狂一般的热爱,实在无法想象有人能够用这种方式去拍摄一部76分钟的电影。注意,这76分钟还仅仅是完成片,真正拍摄的镜头肯定要远远长于这个时间。《骷髅新娘》不止是一部逐格拍摄的木偶片,它是一部逐格拍摄的木偶超级大片。

    影片的故事从一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开始。新郎维克多是土财主的儿子,新娘维多利亚出身没落贵族,身份决定了这场婚姻在一开始不过是个交易,尽管新郎维克多和新娘维多利亚一见钟情可双方利欲熏心的父母和那复杂无聊的结婚仪式都令维克多心生倦意。就这样,维克多一个人郁闷地散步到小镇边上的森林里,他还在想着明天那必须硬着头皮面对的婚礼,他有些心灰意冷。可是想到新娘维多利亚他又不得不重新打起精神,去背诵那复杂枯燥的结婚誓词。他的练习有些赌气的意思,带戒指这事就这样成了一场发泄怨气的独舞,也许是鬼使神差,他将结婚戒指戴在了伸出地面的一根枯树枝上,好戏就这样开场了。

    那伸出地面的枯树枝实际上是一个女僵尸的无名指,这个名叫艾米丽的女鬼很久以前,在结婚的当天被她心爱的情郎杀死,没有完成结婚仪式就撒手人寰,于是她一直在等待那个能够给她戴上结婚戒指的男子,维克多无意间成为了艾米丽等待的那个人。就这样,维克多被女鬼艾米丽带到了死亡的世界,这里几乎又是《哗鬼家族》中那个死亡世界的翻版,相较于维克多生活的那个乏味、阴冷而又压抑的人世而言,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充满鬼怪的快乐的天堂。影片的色调一到这里也就变得明快了起来,伴随着各式各样的鬼,那又可爱又诡异的舞蹈,骷髅新娘艾米丽终于要嫁给自己的如意郎君了。

    新郎维克多自然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开始他只是想逃跑,但阴阳相隔身处地狱的他又能逃到哪里!在与骷髅新娘艾米丽相处的过程中他从恐惧到平静,渐渐地他开始同情艾米丽的遭遇,人鬼之间原本的隔阂也逐渐消弭。这场维克多和艾米丽一起弹琴的戏是如此动人,它几乎让我们忘却了自己在欣赏一部木偶动画片,深情的琴声和片中人物那丰富而细腻的表情,以及镜头的运动和剪辑节奏使得这个场面充满了真诚而深切的戏剧的力量。实际上,它几乎已经超越了真人表演所能达到的极限。

    维克多的失踪让本来已经定好的婚事出现了变故,一个叫巴克斯的家伙出现了,他用花言巧语博得了新娘维多利亚父母的信任,他们决定第二天的婚礼上新郎将是这位陌生人巴克斯。但是在关键时刻维克多带领着地狱中的群鬼出现了,从壁炉里汹涌而出的群鬼很快占领了整个小镇,人与鬼之间的战争眼看就要打响,但此时蒂姆-伯顿安排了温情而幽默的一幕——原来这些鬼也都曾经是小镇的居民,他们的亲人依然活在小镇上,很快恐怖的鬼入侵成了喜极而泣的重逢。

    在小镇居民和群鬼的注视下骷髅新娘艾米丽和维克多的婚礼在小镇的教堂举行了,嫁给自己的心上人这是艾米丽生前、死后最大的愿望,而维克多也愿意奉献自己以成全艾米丽,杯中的葡萄酒含着致命的毒药他将饮下并死去。但就在此时艾米丽看到了教堂门口维多利亚那幽怨的脸庞,那一刻她改变了自己的主意。最后关头,巴克斯再度出现他要夺走新娘维多利亚,但艾米丽却认出了这个人,原来正是贪婪的巴克斯杀死了艾米丽,所有一切恩怨都到了要了结的时候了,巴克斯将为他的凶残和贪婪付出生命的代价。影片的最后维克多和维多利亚有情人终成眷属,而骷髅新娘艾米丽则化作万千美丽的蝴蝶消失在夜空之中。

    哥特式风格最早就是以建筑的形式出现在人类艺术长廊当中,但蒂姆-伯顿并非一个拘泥不化的复古主义者,黑暗、阴森的空间对于蒂姆-伯顿而言只是事物的表象而并非事物的本质。换句话来说哥特式风格的外在形式是蒂姆-伯顿所推崇的,在影片的空间造型等诸多方面都能体现这种强烈的风格,但就内在而言,蒂姆-伯顿却总是在阴森恐怖的外表内部为观众提供直达心灵的温暖。

    有人说蒂姆-伯顿是一个通灵者,能够看到死亡之后的另外一个世界。这种说法并非全无道理,因为那个世界就在他的脑子里,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在虚幻的空间中蒂姆-伯顿早就插上了想象力的翅膀,成为了一只黑色的蝙蝠自由纵横在地狱和人间,不过他眼睛里的活人世界总是死气沉沉,僵尸的世界反而是多姿多彩,这就是蒂姆-伯顿的电影逻辑。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分享到朋友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小黑屋|电商资讯|九分钟电影锦标赛 ( 沪ICP备17006708号-3

GMT+8, 2024-11-24 11: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