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步不遥 于 2016-5-24 14:54 编辑
《三个灯泡》影评【参评】 残缺的温情 看了九分钟这一届的几部片子,相对来说我对这部是很有感触的,可能是因为自己本身和父亲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或者可以说是淡漠。再者就是这里的村落和我的故乡很像,不管是村头老汉们的闲聊还是经常用不上电的夜晚,好像和我对家的记忆一模一样。
剪不断理还乱的父女情 我从小在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和父母的关系一般。我家在山区,小学离家还算近,每天自己上下学,直到上了初中,本来一起在外打工的爸妈回家了,后来父亲又走了,一直到我上大学,父亲才真正回到家里,不再出去。上大学的时候,我也每隔半年回一次家,有时候想趁暑假挣点钱,有些年头一年只在过年回家一次。于是,在我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很少有父亲出现。 所以,我不知道怎么跟父亲相处,这部影片中,女儿小树和父亲老米之间的关系和我与父亲的关系很像,父亲不常和我讲话,我也不愿意跟他讲话,有时候母亲不在家只剩下我和父亲,我们可以一天不和对方说话,到我自己成了家,有了孩子之后,才真的体会到作为父亲对女儿的那种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爱。 影片感觉是在讲述生活,但又有巧妙的艺术加工。在老米和街坊老大爷的谈话中,即可感受到,老米对女儿的不理解,小树在外工作,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了,街坊问起时,老米支支吾吾,他不愿意提起,或许他并不知道女儿的近况。 三个灯泡,灯泡要用电来发光,电是父女感情变化的重要因素。 影片一开始,全村看大戏,在我小的时候也经常参加这种群体娱乐活动,那时候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小孩子,都喜欢看戏。搬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其实真正看戏的是老年人,小孩都是只管热闹。遇上电压不稳,点灯就会时断时续。故事由此开始了,女儿小树心底的愿望肯定是希望有朝一日村里可以通上电,村里的乡亲再也不用过着乌漆墨黑的生活了,于是,他带着太阳能板回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发电。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父女之间的矛盾不断地缓和、激化、再缓和、再激化。但在影片的最后,相信他的父亲从心底释怀了。
电影节奏把控上张弛有度 整部影片就像一首完整的乐章,松弛有度、缓急相宜。 在全片的节奏设计上,是一种紧张到舒缓再到紧张的整体设计。以父女情感的变化为主线,有高潮、有低谷、有发展、有间歇。 影片的内部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所谓的内部节奏就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在矛盾或人物内心情绪起伏确定的节奏,服务于作品叙事,也就是叙事性节奏。首先是父亲面对一心只想工作久未回家的女儿,他心里是不开心的。父女的矛盾挑开是女儿吃着父亲包的饺子,父亲言不由衷的责备女儿为了事业没有回来参加母亲的葬礼,这是深压父亲心中是症结。女儿带来的太阳能板让街坊们看上了电视,这时父亲脸上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紧接着电视机因为电压不稳烧掉了,父亲又陷入困惑。到女儿离开,父亲看着发光的点灯,关了又开,开了又关,父亲的眼睛湿润了。 外部节奏是导演通过造型手段表现出的、能直接被观众感受的节奏。这部影片除了几个移镜头之外,主要运用固定的长镜头来烘托人物情绪,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的布局相得益彰,形成了有机的统一。
暖黄冷蓝的影片基调设计 色彩是电影艺术中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手段。 色彩在这些导演的手中成为一种总体象征和表意的因素,从而起到了烘托环境、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色彩具有增强电影的感官美和表意的重要作用。 这部影片主要运用了两种色调:暖黄和冷蓝,一方面色调的选择必须跟整个故事相融合,另一方面色调也必须适应当时人物的心境。 影片的大部分都是用的冷蓝的色调,这既是当时乡村冬天的真实写照,天显得特别高特别蓝。树叶凋零,万物静谧,有一种天阔鸟飞翔的感受。这也是父女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女儿在远方,不属于这座山,父亲心底的牵挂、默默的关心看起来像是被冰冻了一样。然后,分离也显得格外的平静、有一种暗暗的悲凉。 影片中有两处暖黄的色调处理,一处是女儿给逝去的母亲上香,母亲案前摆放着蜡烛,发出微黄的光。还有一处是女儿走后,父亲一个人在屋里,灯泡发出暖黄的光,照亮了整间屋子。两处的烛光和灯光正是人物的情绪转折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