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神”伊利亚·卡赞(Elia Kazan)的水平良莠不齐之作《伊甸园之东》,拉开了对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长达50年的狂热崇拜序幕。本片在近十年来没发行过录像版,从未有过完整的宽银幕版,因此该片最终得以发行DVD版可谓大事一件。卡赞选取了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原著的最后八十页,并大刀阔斧地将它塑造成自己的“该隐和亚伯”(Cain and Abel)改编版圣经故事。但事实并非如此。整部片讲述了一个渴望得到父爱的儿子的故事;而在过分单纯的50年代主流意识中,我们会有“爸爸爱我,我就学乖”和“爸爸不爱我,我就变坏”的思维。然而很不幸,这种建立在精神分析基础上的、将一切罪责都推给父母的幼稚观念,时至今日仍在延续。卡赞曾作为一个麦卡锡(McCarthy)的告密者而引发争议,但这无损于他作为电影创作者声望。他曾是50年代最受欢迎和追捧的话剧导演之一。但他在该时期的大片(《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天涯何处觅知音》Splendor in the Grass)尚需时间考验。他的视觉意识不太强烈,而且在《伊甸园之东》中至少从原创性程度的层面来看,他那谨小慎微的失衡构图,修饰性意图远大于表现。而摄影方面正如某些表演(李奥纳德·罗森曼Leonard Rosenman模仿斯特拉文斯基的配乐亦是如此)一样,显得浮夸而空洞。即使那些意识到卡赞缺乏视觉想象力的观众,通常也不得不承认他在调度演员上无人能及;然而,他这仅存的一点声誉,仍有待商榷。
很多演员经常鲁莽地将1950年代以前不成功的表演界定为“前白兰度”时代的表演。这种观点忽略了以下重要的两点:首先,伟大的表演就是伟大的表演,无论在什么年代。莉莲·吉许(Lillian Gish)在20世纪10年代的表演依然具备令人震惊的即视感;1930年代,詹姆斯·卡格尼(James Cagney)和芭芭拉·斯坦威克(Barbara Stanwyck)的表演既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其次,一个几乎从不被承认的事实是:马龙·白兰度还处在卡赞提携时期的早期作品,早已过时了。现在再看他在《欲望号街车》的表演更像在参与一项考古发掘:他那传说中的自然派演技,纯粹是炫技把戏。
我们看到,詹姆·迪恩在《伊甸园之东》的表现,程式化程度甚至超过了白兰度,而其原因正在于:他是一个超爱出风头的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几乎一直出现在摄像机前。正是由于这些硬照(still photos,摄影术语,指为广告和杂志拍的平面照),“迪恩传奇”才最有说服力、最容易为人理解(这是他与玛丽莲·梦露和猫王的共通之处)。他酷酷的气场依然被印在相册、T恤、马克杯和鼠标垫上。但在《伊甸园之东》里,受到自己咄咄逼人的气质影响,他进一步模仿了白兰度,以期倾倒他周遭的每个男人、女人、孩子还有狗。迪恩甚至曾尝试过迷倒植物:迪恩寄希望于种植一种豆类作物,以帮助破产的父亲(雷蒙德·梅西Raymond Massey饰演),他围着庄稼起舞,又朝着它们当恋人一样倾诉。他对柔弱形象的哑剧式的表演数不胜数。如果你调低《伊甸园之东》的音量(并且,请务必这样做),你将会明白迪恩何以成为一代传奇。从肢体方面来看,他在本色出演:或弯腰、或无精打采地站着,或倒到地上,或一股脑陷入悲恸或狂喜之中。迪恩有种令人难以抗拒的性感,同时也显得怪诞——他是弗兰肯斯坦的科学怪人与最风流的撅着小嘴美少年的合体。但他一开口,便极尽模仿白兰度表演理念之能事:说话时无来由的停顿、措辞犹豫不决、絮叨、挠头、揪耳朵、喃喃自语。为了显得自然,他此处的表演看上去极其自觉,即使在最著名的片段里——当他尽力资助父亲,继而在令人震惊的、极度悲伤中崩溃时——亦是如此。
迪恩太过于迷失在自己所演出来的神经质之中了,他迫使才华横溢、感情丰富的女主角朱莉·哈里斯(Julie Harris)不得不在一场场戏中替他掩饰过火的表演。她做得很出色,尤其是他们逛游乐场的那次冗长的短途旅行中。然而,即便她那富于感性的对迪恩的赏识,也依然无法让我们对他本人或他那荒唐幼稚、过火的角色感兴趣。最后,连她也受够了;在最后一场戏里,她面有愠色地质问他:“难道你要哭一辈子吗?”
至于迪恩跟梅西的对手戏,就像卡赞的《欲望号街车》中费雯丽/白兰度二元对立关系的翻版,但更缺乏灵感。卡赞起用年长的演员(梅西和费雯丽)饰演虚伪、爱挑剔这一类人,而他的少壮派(白兰度和迪恩)则穿着紧身衣,运用大量的方法派表演技巧,从性别上嘲笑当权。以上种种使电影最后看上去更侧重表演成分,而不是电影本该有的其他方面。《伊甸园之东》有一条完整的关于一战的副线,对德国人的偏见尤为愚蠢、粗鲁。乔·范·弗利特(Jo Van Fleet)因饰演长期缺席于迪恩生活、沦为老鸨的母亲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卡赞对她的指导表现出他是个风格混搭的导演。范·弗利特在与迪恩的对手戏中表现得引人注目:淳朴自然、多愁善感而又饱含凄苦的幽默感。迪恩向她要钱来投资买卖豆类作物。当她意识到她的钱是拿来帮助迪恩的父亲时,范·弗利特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她说用她非法获得的积蓄去帮助自以为是的前夫,那得有多可笑。“如果你不觉得可笑,那你还是别去读大学了,”她说道(这个悖论很能引起共鸣)。尽管范·弗利特是位优秀的演员,但她此处的表演也不自然。从她的发挥可以看出,卡赞还是更像一位话剧导演。他的确改变了美国的表演方法,但他的成就与其说是一种可沿用至今的(电影)艺术定论,倒不如说只是一个影史注脚。
|
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