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甜心巧克力之后,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好累,耳朵不停在日语和中文之间切换,看得也好辛苦,眼睛要不停盯着字幕,因为一到日语,不看字幕,就没办法看下去,总而言之,一个字累。
第二个反应,林志玲不仅人长得美,而且语言能力也超强,日语在她的配音里面,感觉比真正的日本人说得还好听呢,真怀疑,林志玲有没有日本血统。
第三个反应是,这到底是中国电影呢,还是日本电影。以前也经常看到中国电影去外国取景,或者外国电影来中国取景,或者有中国演员去外国拍电影,或者有外国演员来中国拍电影,但至少看完以后,我知道那是中国电影还是外国电影的,但看完甜心巧克力之后,我是真没分出来。开场那一段,我以为是日本电影,后来又好像是中国电影了,但过了不久又好像是日本电影了,反正这种思想不停在脑袋中循环。
好了吐槽就到这里,接下来看看电影本身吧。
爱情实在是个老到令人牙龈肿痛的话题,它处在高于生活的位置,是一种被欣赏、被激发、被感怀的存在。对于爱情片而言,创作实践常有,但创作理念却不常新。理念中包含着对爱情观的呈现,它如同电影的味道,不在于对与错,重点在恰如其分,在有无余味。若以味道论《甜心巧克力》中的爱情理念,那么影片足够独特,它起始深沉,末了开阔,柔软且深刻。
《甜心巧克力》中所呈现的这番新颖独特的爱情观,不知是否受到跨国合作背景的影响。长于拍摄爱情片的日本导演篠原哲雄执导,池内博之(饰木场)、福地祐介(饰阿守)两大型男担纲,再有林志玲(饰林月)的女主角,这样的跨地组合或许会对影片爱情的表达注入丰富的元素。同时,音乐大师久石让的作曲,使得故事之气质更深情隽永,再加上北海道的风土美景,都留下足够的余韵供人回味。
影片带些日韩风,故事并不甜腻。女主角林月所面对的,一个是阳光巧克力男,一个是深沉络腮胡大叔,前者如流星划过,留下温热的心脏,后者若恒星坚守,一驻十年光阴。对前者曾许诺,对后者亦有情,夹在中间的林月如何选择?这样的选择题并不容易给出答案,尤其当这答案需要面对现实检视时。
现实中,爱情观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只进不出,一种是抽身太快。有意思的是,因着忠诚与沉溺,前者牢牢地占据着道德高地,成为所谓真爱的佐证,并顺理成章的将爱情推向神坛;而后者,在标榜个性自由的速食时代,俨然成为所谓现代之独立精神的行为实践。人性道德与个性解放,哪个都不好惹。拿这部影片来说,如果对阿守的执念算是一种高尚,那么保持这种贞洁牌坊式爱情观对木场是否太过残酷;假使林月很容易便拥入木场的怀抱,那便很难躲过道德权杖的棒呵。夹杂在其中的滋味,就像纠结度过十年的林月那般,苦苦寻找,觅不到记忆中想要味道。
在左右两方的极端中,是否存在一个并非中庸却温暖且使人坦然的平衡点?是否有种选择可以弥合道德与个性双双的焦虑?影片将选择的过程物化在对记忆中巧克力滋味的寻找过程上。作为商品的巧克力,在工业生产的流水线上失去了心的温热,而影片恰恰在强调内心之于巧克力滋味的重要性。在片中那位学做巧克力的大叔看来,这份心的温热是家的味道,在林月看来,这温热是属于爱情的心跳。以此来看,影片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一颗有着个人气息的巧克力,不同之处在于层层包裹的内容。层层且浓浓包裹的巧克力,如是一种兼容的态度,于林月,在自己的身上加多了一层十年的厚度与深沉;于木场,则剥除了一层十年的苦楚和酸涩,而这两颗巧克力的核心中,同有阿守的味道。
其实影片所呈现的不止于爱情,更有女主角林月所代表的新女性的形象。她独立却不激进,个性却少棱角,足够沉静,足够包容,在充斥着概念与符号的现实中有“女神”、有“白富美”,却少了为她的定义。如果有,可以加上“甜心”作为定语。因为她真正具备现代女性的气质,具有对爱的包容和理解。
蒙田有个句子,说:谁按规定去爱,谁就得不到爱。所谓爱情,实在没有因袭的规则和观念。所味爱情,像巧克力,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味道。 |